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北极海藻如何让农作物更抗逆(一线探访)

本报记者 郭梓云
2025年09月26日05:5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工作人员介绍生物制剂产品。

  海藻采收船正在作业。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郭梓云摄

  挪威城市克里斯蒂安松靠近北极圈,这里海水冷冽澄净,气温常年较低,独特的北极圈环境孕育出独特的冷水海藻。过去人们很难想象,海岸边随处可见的褐色海藻,如今已成为生物制剂的核心原材料,蕴藏着提升农作物品质、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的巨大潜力。近日,本报记者来到挪威海藻开采场,对这一前沿领域一探究竟。

  沿着海岸,海藻采收船在行进中喷出长长水柱,收割的海藻被顺滑打包,拖拽于船尾,形成一道独特风景。采收船由阿尔及亚公司开发,船头安装了类似象鼻一样的机械管,管头设置螺旋刀头。采收船作业时,刀片高速旋转,切断海藻的同时通过管道内的巨大吸力将其吸入网中打包,采收过程颇为高效。阿尔及亚公司隶属于先正达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海藻采收和产品制备的公司。据介绍,他们开发了用于浅水的定制桨轮收割机,每艘船每小时可收割5吨海藻。在退潮期间,这些收割机仅采收海藻上层部分,保留藻体基部,从而让海藻自然再生。海藻采集后被打包运回工厂,经过烘干、研磨、溶解提取核心活性成分等流程,制成生物制剂产品,销往全球。

  采收的海藻名为泡叶藻,属大型褐藻,外观细长,呈褐绿色,中间有一个营养泡。泡叶藻是当地常见藻类。当地居民会利用潮汐采集这一藻类,用以喂养动物、滋养农作物和土壤。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相关领域研究和运用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泡叶藻活性成分有了更深入的认知。由于生长在北大西洋沿岸的潮汐区冷水环境中,泡叶藻进化出更适应恶劣环境的基因和分子构成。它富含海藻酸、氨基酸、有机酸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以它为核心原料制作的生物制剂产品能够帮助农作物抵御恶劣生长环境、增强抗逆性。

  阿尔及亚公司总经理奥托里诺·比昂迪介绍,从泡叶藻中可以提取海藻酸盐、间苯单宁、碘、海带多糖、甘露醇、褐藻多酚等活性成分。目前研究发现,海藻酸盐能够补充农作物的矿物质,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持水力;海带多糖可以提供能量储备,激活植物预防系统;褐藻多酚和褐藻素可以帮助农作物应对恶劣环境;碘在农作物中可以发挥抗氧化作用,帮助植物抵御恶劣环境……“泡叶藻提取制剂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在保障农作物健康和增收的情况下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粮食供应都很重要。”比昂迪说。

  据介绍,在欧洲和美洲农田的相关试验中,含有挪威泡叶藻提取物的生物制剂使当地农作物产量提高了15%;在巴西开展的一项玉米抗逆研究显示,玉米在遭受干旱后,使用这些生物制剂可使产量提高12%。“海藻中的活性物质能在关键时刻提升植物活力,或促进植物达到某种特定生理特性和品质。这正是生物制剂对农户的价值。”先正达生物制剂中国区负责人房栋表示。

  有关市场机构报告显示,全球农业生物制品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151.2亿美元增长到2035年的435.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先正达、拜耳、科迪华、巴斯夫和诺维信等企业纷纷推动生物作物保护和土壤改良领域的创新。先正达集团生物制剂部门相关业务负责人马尔科·罗索认为:“全球农业正在进行绿色转型,生物制剂是土壤健康和再生农业理念和实践的关键工具之一,包括生物制剂在内的创新生物技术正在塑造农业未来发展趋势,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生物刺激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健表示,生物制剂已逐渐成为继种子、化肥、农药后第四类重要的农业绿色发展生产资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未来生物制剂将在保障粮食安全、应对气候环境变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刘健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6日 16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