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问答丨“承认潮”对巴以“两国方案”意味着什么


点击播报本文,约
新华社开罗9月23日电 热点问答|“承认潮”对巴以“两国方案”意味着什么
新华社记者吴宝澍
22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周首日,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举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联合国会员国对“两国方案”压倒性的支持以及对巴勒斯坦国的承认表示欢迎。
何为“两国方案”?当前落实“两国方案”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承认潮”对“两国方案”前景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何为“两国方案”
所谓“两国方案”,是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别建国,两国和平共存。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即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巴勒斯坦1988年宣布建国,并得到联合国绝大多数会员国承认。今年以来,多个西方国家在国内民意和国际舆论压力驱动下调整立场,陆续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在22日举行的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期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安道尔、比利时、卢森堡、马耳他、摩纳哥也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21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分别发表声明,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阿拉伯国家联盟等机构纷纷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些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做法是“历史性的”,有助于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和平解决巴以冲突。
然而,巴勒斯坦国至今未能成为联合国会员国。2011年9月,巴勒斯坦向联合国方面递交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正式申请,但未获安理会通过。2024年4月初,应巴勒斯坦的请求,安理会15个理事国再次审议了巴勒斯坦入联申请,并于4月18日就相关决议草案进行投票。由于美国动用否决权投下反对票,草案未获通过。
面临哪些障碍
国际舆论指出,当前落实“两国方案”的最大障碍在于以色列政府在美国支持下意图“扼杀巴勒斯坦国”。
本届以色列政府由多个右翼和极右翼政党组成,被媒体称为以色列“最右政府”。本月21日,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声明称,约旦河西岸不会有巴勒斯坦国。
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狂轰滥炸。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统计,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6.5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6.6万余人受伤。按以色列政府的说法,以军现已控制加沙地带70%至75%的土地。
此外,以色列政府8月20日批准一项备受国际社会批评的住房建造计划,在耶路撒冷以东和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马阿勒阿杜明之间的“E1区”建造3401套定居点住房。此举意图进一步蚕食巴勒斯坦领土。
尽管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以色列并压倒性支持“两国方案”,美国仍偏袒以色列。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持续向以色列输送武器,纵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种种行动,并多次在联合国安理会动用一票否决权庇护以色列,令以方有恃无恐。国际舆论认为,美国顽固支持以色列,已经站在国际社会对立面。
落实前景如何
分析人士认为,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的召开和西方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说明国际社会对于巴勒斯坦问题正形成更统一立场,或将加剧以色列与美国的国际孤立。
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公共政策教授苏丹·巴拉卡特认为,更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代表了对巴勒斯坦事业的“切实支持”。他说,以色列及美国正日益孤立,国际社会应当继续施压。
埃及中东战略研究与国家安全论坛执行主任阿卜杜勒-穆赫迪·穆塔韦对新华社记者说,国际社会对“两国方案”的共识将对以色列和美国“扼杀巴勒斯坦建国”的图谋形成挑战。
与此同时,饱受战火摧残的加沙民众告诉新华社记者,他们期盼国际社会的政治举动能够转化为有效制止以色列战争行径的力量。
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胡萨姆·达贾尼表示,落实“两国方案”正处于关键十字路口:一方面,“两国方案”获得国际社会压倒性支持;另一方面,以色列围困加沙、扩张定居点等行为加剧着现实困境。当前国际社会应当进一步形成合力,以实际举措迫使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军事行动,促使巴以问题重回外交谈判轨道,而美国作为关键影响方,必须改弦更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