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曲靖:为梦发电

2025年09月22日16:49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它,是磅礴脉动的乌蒙之巅。

它,是生生不息的大江之源。

曲靖,一座位于云南东部、联结中国腹地的高原城市,一座矢志为追梦者赋能“发电”的奋进之城。

9月21日,巴基斯坦、突尼斯、塞尔维亚、瑞典等15国媒体组成的2025“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调研行(亚非欧团),来到曲靖马龙通泉风电场,实地探访陆上风电机组。

图为在诸葛南山风电观景平台看到的风电场。李舫摄

图为在诸葛南山风电观景平台看到的风电场。李舫摄

曲靖风力资源丰富。作为云南省“四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通泉风电场的建成,推动国内大容量陆上风机实现了技术突破,标志着云南省进入风电大机组时代。马龙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正伟告诉中外媒体记者:“通泉风电场项目投产以来累计发电17.18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5.9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6.81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未来我们将深入探索与旅游相结合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模式。”

丹麦《哥本哈根邮报》特别顾问威尔逊·朱在参观风电场时对中国与丹麦的未来合作表示强烈期待:“中国的绿色发展转型正在不断加速。我深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给更多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瑞典《新日报》高级编辑艾萨克·博曼则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令人感到震撼。”

图为瑞典《新日报》高级编辑艾萨克·博曼在诸葛南山风电观景平台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李一丹摄

图为瑞典《新日报》高级编辑艾萨克·博曼在诸葛南山风电观景平台接受记者采访。李一丹摄

曲靖素有“滇黔锁钥”“云南咽喉”之称,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和战略要地。如今的曲靖,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塑造发展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金属,通常是坚硬、强韧的代名词。然而,有一种金属,颠覆了这种传统认知。它像水一般,常温下可自由流动。这就是液态金属,以很好的流动性、高导热性、高导电性,为工业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这位材料界“新星”,来自云南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波黑“一带一路”建设与促进中心主任法鲁克·博里奇参观中国液态金属科技馆时,对中国在新兴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连连赞叹:“中国前沿科技的发展令我感到震惊,它不再仅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科学理论,已经实现了向实际应用的跨越,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图为2025“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调研行(亚非欧团)的外国媒体记者参观中国液态金属科技馆。李一丹摄

图为2025“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调研行(亚非欧团)的外国媒体记者参观中国液态金属科技馆。李一丹摄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抓发展为了惠民生,抓民生也是抓发展。采访中,调研行记者了解到两个感人的故事,从而深切感受到:曲靖市高度重视教育,曲靖人始终笃信“知识改变命运”。

一个是林万东的故事。2019年7月,接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林万东,还在工地干活。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2019级本科开学典礼上,提及林万东的经历,并引用了他日记中的话:“坚信唯有自强不息,方有日后的无限可能。”

再一个,是2025年初人民日报多次报道的“空中校车”故事。报道中的尼珠河村,坐落在峡谷谷底。曾经,当地孩子们上学是一场艰难的跋涉,攀峭壁、跨深渊、过激流,狭窄处要紧紧贴住崖壁才能通过;如今,坐电梯、乘缆车,“空中校车”30多分钟直达校园。

如今,尼珠河村的孩子们乘坐缆车上学。资料图片

如今,尼珠河村的孩子们乘坐缆车上学。资料图片

从“挺苦的”到“蛮酷的”,这是一条永不放弃的奋斗之路。为了帮孩子们走出大山,一代代曲靖人“宁用汗水洗澡,不用泪水洗面”,坚决打破交通偏远造成的教育“隔离带”,让知识在大山里流淌,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助山里娃追逐更高、更远、更壮阔精彩的人生梦想。

民生向暖,发展向前。当前,曲靖正在大力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支撑区,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带一路”南向国际大通道建设机遇,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曲靖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不让大山阻隔天空的蓝,不让命运倾覆渡河的船。如今,林万东已从清华大学毕业,回到云南,从事基层公共服务工作,助推乡村振兴;“空中校车”还在为孩子们的上下学,提供着安全便捷的保障。

在曲靖、在云南、在中国,成千上万个“林万东”正在被点亮,发展深处涌动着更多温暖,梦想破土生长出更多答案。曲靖的发展和曲靖人的故事,生动印证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念,充分证明了,形成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前景无限。

曲靖有梦,为梦发电。

图为2025“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调研行(亚非欧团)的外国媒体记者参观诸葛南山风电观景平台。罗笛尔摄

图为2025“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调研行(亚非欧团)的外国媒体记者参观诸葛南山风电观景平台。罗笛尔摄

统筹:李 舫

审核:熊 建

策划:史鹏飞

记者:史鹏飞、李一丹

摄影:李 舫、李一丹、罗笛尔

监制:史鹏飞

编导:杨 旸

剪辑:李昊旭、罗飞扬、梅 威

摄像:陈丽平

(责编:贾文婷、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