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老挝段货运量突破1500万吨


人民网曼谷9月6日电 (记者杨一)万象消息:6日,一列装载老挝铁矿石的货运列车从万象南站缓缓驶出,驶向中老边境磨丁口岸。这趟列车见证了中老铁路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老挝段累计货运量突破1500万吨。
这条由中老两国合作建设并运营的铁路,用不到4年的时间,成为了老挝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也为区域经贸往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起重机在中老铁路万象南站作业。老中铁路有限公司供图
从零起步:铁路带来新可能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是首条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作为运营方,老中铁路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不仅要确保安全运行,更要让铁路真正服务市场和民生。
开通初期,受制于认知度和运输模式的局限,货运量几乎从零起步。老中铁路有限公司运输生产部负责人马兆胤回忆:“开通第一年,累计开行货物列车2600多列,运送货物近200万吨,主要以矿石、化肥、百货等过境货物为主。”
此后几年,铁路货运迎来快速增长,2022年达223万吨,2023年增至408万吨,2024年突破478万吨。截至2025年9月6日,老挝段累计货运量突破1500万吨,充分显示了铁路在区域物流体系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在此过程中,通关效率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老双方在磨憨铁路口岸推广智能化设备和优化流程,将单列车通关时间由90分钟缩短至52分钟,并通过科学调度,使口岸国际货运列车日均交接保持在18列以上。
货通南北:经贸交流更便捷
面对多样化需求,铁路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开通“澜湄快线”服务,满足跨境电商需求;引进新型冷链装备,保障热带水果品质;提升列车牵引力,降低大宗商品运输成本……
在万象南站的集装箱货场,冷链水果、矿产、木薯粉、光伏设备等货物正有序装车。如今,中老铁路运输的品类已从最初的10余种拓展至3000余种,货源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等多个国家。
在冷链专区,老挝产的香蕉正等待装车。老挝籍员工阿列说:“香蕉不容易保存,以前走公路运输时间长,装卸中经常磕碰,损失很大。现在通过中老铁路冷藏货厢运输,全程恒温,既稳妥又安全。”
中老铁路的发展正在推动区域贸易格局重塑。铁矿石、木薯粉、橡胶等老挝出口产品产量显著提升,咖啡、果蔬等农产品通过铁路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咖啡豆改走铁路后,每个集装箱能节省5000元。”云南鸿璟供应链公司负责人贺瑗平表示,“橡胶经铁路运输后每个集装箱能节省1900元左右,这为大宗橡胶贸易提供了一条成本更低、运量更大、更稳定可靠的物流大通道。”
起重机在中老铁路万象南站作业。老中铁路有限公司供图
合作共赢:改变生活与未来
三年多来,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作用持续显现。据统计,铁路开通后,中老泰马之间的货运成本普遍下降,其中昆明至泰国的货运成本降低30%至50%,有效提升了跨境物流效率,也带动沿线地区GDP年均增长超过两个百分点。如今,越来越多的集装箱堆场、仓储设施等出现在沿线车站周边,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新的投资与就业机会正在加快涌现。
老中铁路有限公司运输生产部负责人马兆胤表示,2025年是中老铁路的“货运提效年”,“我们希望继续提升货运品质,拓展服务网络,为老挝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多实事。”
9月4日,中老两国领导人再次强调中老铁路在双边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双方一致同意,以中老铁路运营和沿线开发为抓手,持续拓展“黄金大通道”辐射带动效应,推动重点项目提质升级。这将为中老铁路跨境运输和区域互联互通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苏朋、李加勇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