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共擎历史火炬 照亮和平繁荣之路(大使随笔·以史为鉴 共护和平)

邓  励
2025年08月16日05:4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小字号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那段浸透血火的岁月,穿越时空,依然激荡着我们的心灵。

  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中写下《论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一论断犹如黑夜中的明灯,为苦难中的中国照亮了方向。1940年6月,法国戴高乐将军在英国发表《告法国人民书》。“法国抵抗火焰绝不会熄灭”的铿锵誓言,成为法国抵抗运动的号角,呼唤起反抗纳粹德国的决心。国家危难之际,毛泽东同志和戴高乐将军都以超凡的远见卓识洞悉历史发展规律,点亮了胜利曙光。

  自古邪不压正。因为正义源自人民,不可战胜。在中国,亿万民众以不屈的意志和血肉之躯,汇聚成顽强抵抗侵略者的人民战争汪洋大海。在法国,工人和普通市民奋起反抗侵略,谱写了壮丽诗篇。正义是超越国界的人性光辉:法国医生贝熙叶用一辆自行车在华北开辟出向抗日根据地输送药品的补给线,法国神父饶家驹在上海庇护了30余万颠沛流离的普通民众。这是中法人民在至暗时刻用良知共同书写的友谊篇章,也是正义的不灭光芒。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80年前那段历史留给中华民族和世人的深刻教训。没有力量支撑的正义,注定要经历苦难。抗战初期,中国积贫积弱,工业凋敝,装备匮乏,战士们只能以血肉之躯抵抗日寇的飞机大炮。欧洲的教训同样深刻。被历史审判的《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恶果,而绥靖政策又何尝不是当时英法两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外交表现?和平的祈愿,不能寄托于霸权的仁慈;安宁的基石,只能构筑于自身强大之上。

  今天,二战的烽烟已散尽,但人类“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和平愿景,仍在现实的荆棘中艰难穿行。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霸权主义阴影、单边主义逆流、恐怖主义毒瘤,依然威胁着全球的安宁繁荣。

  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时深刻指出:“用历史的火炬照亮前行的路”。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二战浩劫所揭示的朴素真理愈发清晰。

  今日之中国,早已告别80年前的积贫积弱。这片曾饱受蹂躏的土地,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磅礴力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中华民族绝不接受任何欺凌。中国始终坚持正义和历史的正确方向,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矢志不渝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一个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必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前进道路上,中国愿与世界所有热爱和平、追求进步的力量携手并肩,共擎历史的火炬,照亮人类通往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康庄大道。

  (作者为中国驻法国大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6日 03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