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上合组织框架内多项活动相继举行——

“上合大家庭”越走越近(环球热点)

本报记者 彭训文
2025年08月09日05:0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22
小字号

  与会者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第十届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业部长会议、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近段时间以来,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多项活动相继举行。

  自去年7月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以来,中方践行“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口号,扎实推进主席国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果。目前已实施完成100多项主席国活动,其中近半数为机制性活动,涵盖政治、安全、军事、经贸、投资、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推动上合组织国家增进团结互信,加强互学互鉴,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一:沟通

  “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是上合组织经贸合作的关键方向。”不久前举行的上合组织工商论坛发布了《上合组织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4年期间,上合组织成员国积极实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作和数字化转型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在供应链合作领域取得突出成果。

  这份报告的出台,源于上合组织中国实业家委员会与其他各成员国实业家委员会充分沟通协商,达成了广泛共识。

  在此次上合组织工商论坛期间,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政府机构、工商界代表纷纷建言献策。例如,俄罗斯工商会主席卡特林认为,发展运输走廊,兴建和升级国际公路、铁路,发展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对于充分释放上合组织经济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巴基斯坦工商联合会主席谢赫认为,各成员国需要通力协作,为企业跨境经营提供便利条件。

  在上合组织框架内举行的多个活动中,沟通、对话、交流的主题始终贯穿。在一次次真诚沟通中,广泛共识逐渐凝聚。

  在第十届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业部长会议期间,设置政策对话、成果展示和参观考察等环节,各方通过形式丰富的对话交流,在互学互鉴中共同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繁荣。

  在参加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议员研讨班期间,各国学员围绕“建设立法机构交流平台,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弘扬‘上海精神’,贡献全球治理的上合力量”等专题进行交流研讨。在北京、新疆等地亲身体验、实地参访后,乌兹别克斯坦议会下院反腐败和立法司法委员会成员胡多娅罗娃表示,中国的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等制度对完善法律体系非常重要,是值得借鉴的立法经验。

  “‘上海精神’如同上合组织的‘基因密码’,我们需要将其破译并传达给大众”“我们要成为桥梁,不仅传播信息,更要传递‘上海精神’的内核”……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的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上,与会者就媒体智库角色定位展开对话交流。

  “(上合组织国家)媒体智库见面见得越频繁,我们就越能更好地理解彼此,进而共同为阐释‘上海精神’、建设上合家园作出更大贡献。”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副总编德米特里·戈尔诺斯塔耶夫认为,上合组织国家媒体智库肩负着促进上合组织内部协调沟通、凝聚团结共识的重要作用。“需要看到的是,上合组织国家各国国情不同,如果各国媒体智库的专家学者能够更多聚在一起交流,我们就将更加了解彼此立场、明确相互看法,进而有针对性地推动各国在政府层面加强理解和对话”。

  关键词二:合作

  尼泊尔手绘、阿塞拜疆石榴、伊朗西红花、阿富汗传统手工地毯……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上,中亚特产集中亮相。

  此次大会以“共谋区域合作 携手创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了上合组织国家约360家参展商,以及约3000名采购商参与,古丝绸之路上商贸繁荣的景象在这一刻重现。

  本届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期间,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同步举办。伊朗呼骆山藏红花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迪的贸易故事充满了温暖。

  2019年首次赴山东青岛参展时,语言障碍曾让马迪一筹莫展。转机出现在展会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时。“他们不仅帮我对接国内药企、超市,还手把手指导通关流程,现在我的藏红花原材料已经进入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的采购清单。”马迪说,本届博览会特别设置了手工艺品专区,200余件由伊朗贫困家庭手工制作的地毯、瓷器亮相,让他非常感动。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在参会期间表示,上合组织在经济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各国在市场、经济结构、人力、自然资源等方面优势互补,近年来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创业创新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合作。下一步,各方应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上合组织持续发展。

  在多个上合组织活动中,各方强调加强团结合作,推动相关项目洽谈和落地,在团结合作中促进互利共赢。

  在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期间,中埃数智生态产业园、中乌电商生态体系、智能网联汽车国际数字化产教融合等12个项目现场签约,还发布了中国—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典型案例,涵盖数字基建、产业数字化转型等6大领域。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表示,这些典型合作案例不仅体现了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在数字经济合作上的深度与广度,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将通过强化人才共育、深化数技合作等方式,持续促进上合框架内数字经济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的经验尤为宝贵。”上合组织前秘书长、塔吉克斯坦前驻华大使拉希德·阿利莫夫表示,上合组织团结了拥有不同历史、文化、语言的国家,其实践表明,文明对话不仅可行,而且成效显著。它能够构建信任、强化合作,为和平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三:互鉴

  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以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己任,丰富了世界文明百花园。

  在天津举行的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上,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杜占元以造纸术的西传为例,生动诠释了文明互鉴的深远意义。“1200多年前,中国的造纸术经中亚传入阿拉伯地区,当地工匠的创新使纸张质量提升,进而推动了整个亚欧大陆的文化传播。”杜占元说,历史和现实都启示我们,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红瓦坡顶、雕花窗户、罗马拱柱……夜幕降临,天津海河河畔意式风情区里的建筑披上了金色灯光,数十位外宾纷纷用镜头留住迷人的城市夜景。在参加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及配套活动期间,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嘉宾乘船游览海河,感受天津城市魅力。“我来过天津很多次了,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籍博士生罗维卫,自幼痴迷中华文化。在他看来,天津是一座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在天津,我读懂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在参加上合组织框架内相关活动期间,多国代表参访中国多地,领略中华文明华彩,触摸经济发展脉动。他们纷纷表示,不同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尊重。

  在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甲骨文专题展厅,刻于龟壳、兽骨的文字,在光影中显得愈发神秘,外宾围簇在展柜旁专注猜测着一笔一画的含义。“延绵不绝的文明是中国屹立于世界的重要根基。”首次访华的印度新德里智库和研究中心主席罗宾德·萨奇德夫被深沉厚重的中国文化深深震撼:“这次参访给我埋下一粒种子,回去我要继续深入研究安阳的历史与文化。”

  在辽宁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上合组织国家媒体代表和机器人一路“同行”。“扑面而来的科技气息让人感受到企业的创新活力。亲眼见到先进的机器人技术,了解到企业在研发上的深耕,更令人赞叹。这次参观非常难得。”哈萨克斯坦凤凰24网新闻负责人马尚洛·伊利亚斯说。

  ……

  融通历史,照鉴未来。在一次次参访中,“上合大家庭”的真诚友谊进一步汇聚,一幅更为广阔光明的合作图景徐徐展开。

(责编:卫嘉、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