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国际观察:

推动全球科技发展共识 弥合“智能鸿沟”

鲁俊群
2025年08月08日14:53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222
小字号

7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出席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提出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人类社会运行逻辑,其影响已达人类文明各个层面。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其战略意义不仅体现在技术协作与创新层面,还在于其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的贡献、对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的系统性应对,以及对人类共同福祉的长远关切。这既是应对人工智能“双刃剑”效应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全球科技发展共识、弥合“智能鸿沟”的关键举措。

随着人工智能加速迭代,“失控”的隐忧正逐步逼近现实,技术失控可能成为威胁人类的“隐形炸弹”。

对此,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未来可以通过设立相应机制构建安全边界:建立全球统一技术安全评测标准,明确“安全红线”;二是推动安全技术共享普惠,弥合各国防护落差;三是建立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预案处置体系,联合研判技术突变风险并提前制定应对方案。

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曾指出,“面对人工智能安全合作的挑战,中国通过构建多元共治生态、推动国际倡议以及平衡创新与风险监管的实践经验,为解决人工智能安全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人工智能的无边界特性,意味着任何国家的技术突破或疏漏都可能产生全球性影响。OpenAI的模型在实验条件下绕过关机指令,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发出“人工智能的出现是一个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可能以破坏性的方式积累知识”的警示,以及AI“教父”杰弗里辛顿提出“人工智能如同人类养的小老虎,但老虎长大后可能对人类未来带来危险”的忧虑,共同揭示智能时代技术安全与发展,绝非单一国家能独立应对的事实。

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的成立,将可以通过各国政府间协调政策、企业共享经验、科研机构联合攻关,凝聚更多全球治理合力。并将推动传统科技竞争从“零和博弈”迈向“共治共享”新范式。

人工智能的革命性突破加剧了“智能鸿沟”引发的全球危机。现实中发达国家凭技术优势垄断红利,发展中国家渐被边缘化。人工智能或成“富人和富国的游戏”,甚至少数国家维护霸权的工具。​

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的成立,将推动技术发展从“垄断独享”转向“共同繁荣”,未来可以通过设立各种机制来推动技术普惠:构建普惠技术共享机制,推动适配技术转移,弥合“智能鸿沟”;建立公平规则制定平台,让发展中国家拥有参与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打造人工智能能力建设体系,助力发展中国家从技术“接受者”变为“参与者”。 ​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关乎人类文明之存续。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的诞生,正是人类主动把握技术航向的关键举措。将真正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让人工智能服务于全人类共同福祉,共同迈向更繁荣、安全、公平的未来。

(作者是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秘书长)

(责编:刘洁妍、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