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热议“十五五”规划建议
意大利前驻华大使:意中需持续挖掘合作潜力,拓展合作空间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近期,“十五五”规划建议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意大利前驻华大使、意大利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席白达宁接受人民网独家书面专访时表示,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和平繁荣全球格局的关键行动。意中两国有必要持续挖掘合作潜力,拓展合作空间。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白达宁认为,中国的制度架构以规划为核心,形成了一套高效的经济社会治理范式。这一模式不仅体现在对政策时间维度的清晰界定,更在于其对基础设施、科技与智力资源的系统性积累与战略布局。“中国的发展逻辑正在被‘全球南方’视为重要参考,同时也促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反思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十五五”规划建议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列为重点任务,明确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白达宁认为,各国物质文明与文化的共同发展是构建和平世界的重要基础,而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正是构建和平繁荣全球格局的关键行动。他强调,中国高度重视让每一个参与者——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能从中获得切实可见、可衡量的利益,而这正是合作可持续推进的根本保障。
中国与意大利自2004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持续深化。去年,在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之际,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访华,双方共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明确优先开展经贸投资、金融、科技创新和教育、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医疗卫生、人文交流领域的合作。
白达宁指出,意中两大经济体之间存在诸多契合点,有必要持续挖掘合作潜力、拓展合作空间。两国在上述关键领域积累的丰富合作经验,将为双方在“十五五”时期进一步深化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970年11月6日,中国与意大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今年适逢中意建交55周年,白达宁特别强调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作为东西文明的代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两国人民积淀下了相似的处世哲学与价值判断,这种深层次的共鸣超越了地缘政治的边界。因此,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背景下,更应重视民间社会力量的桥梁作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