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记者手记丨猎鹰:现代化洪流中的卡塔尔身份印记

2025年09月18日10:45 | 来源:新华网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新华社多哈9月18日电 记者手记|猎鹰:现代化洪流中的卡塔尔身份印记

新华社记者汪强

晨光洒向卡塔尔著名文化园区——卡塔拉文化村,2025年国际狩猎和猎鹰展日前在这里举办。

猎鹰,被广泛视为卡塔尔的国家象征之一,不仅是这片土地的标志,更是卡塔尔人身份与精神的注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猎鹰训练术承载着阿拉伯半岛千年的风沙记忆。它曾是生存的必要手段,游牧民族依靠猎鹰捕捉小型哺乳动物,为稀缺的饮食增加蛋白质。随着历史演进,这一技艺逐渐发展为一门艺术,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纽带。

展会现场人潮涌动,猎鹰竞展和拍卖、狩猎器具展示轮番登场。展出的猎鹰价格不等,从几万元人民币到约200万元人民币,其中部分珍稀品种可拍出更高价格。对卡塔尔人来说,拥有一只称心的猎鹰不仅仅是爱好,更是一份传承与荣耀。

“猎鹰是我们的骄傲,我希望孩子能从小了解它,将这份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多哈市民艾哈迈德带着年幼的儿子站在展台前,孩子盯着猎鹰目不转睛,仿佛在聆听一种来自祖辈的召唤。

然而,展览的热闹背后,是一段复杂的现实。自石油和天然气开发以来,卡塔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荒漠中的游牧社会迅速迈入高度现代化的都市国家。摩天大楼林立,豪车穿行街头,但卡塔尔公民仅占总人口的约15%,其余大多数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劳工和居民。生活方式和人口结构的剧变,让人们不禁发问:谁是卡塔尔人?他们代表什么?

在这种背景下,猎鹰运动被视为少数能够凝聚共识的文化基点之一。它不仅是传统的延续,更是一种象征性的身份标识。对许多卡塔尔人而言,放飞猎鹰是表明自己属于这个国家的直接方式,也是面对现代化浪潮和人口结构变化时坚守文化根基的重要表达。

除了一年一度的盛大展览之外,在多哈老城的猎鹰市场,游客每天都可以近距离观赏猎鹰;在政府支持的猎鹰医院里,受伤的猛禽得到精心治疗。猎鹰也常出现在卡塔尔人的日常生活中:在节庆仪式上,猎鹰往往被作为庄重的象征;在郊外的沙漠中,人们依然延续着驯养与放飞猎鹰的传统。这些场景令人感受到,猎鹰文化并非静止的历史遗产,而是活态的存在,正在被一代代人守护和传承。

从无垠的沙漠到今日的现代化都市,在猎鹰振翅翱翔的身影中,卡塔尔正努力保持着与历史的联系,并思考着面向未来的方向。

(责编:艾雯、贾文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