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传递历史的真相与和平的珍贵(国际论坛·以史为鉴 共护和平)

奥斯卡·莱贝克
2025年09月16日06:0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一年多前,我在父母家的地下室发现了一本摄于1938年的旧相册,名为《废墟中的广州》。相册收录了365张照片,以冷静而精准的视角记录了日本对广州的空袭等侵略暴行。照片不仅捕捉了炸弹的冲击及对城市建筑的破坏,还记录了众多遇难者及广大平民所遭受的苦难,包括从废墟中被救出的儿童、逃离城市的平民、街头随处可见的遗体,其中一张照片还记录了第一批日本士兵进入广州的情景。

  我父亲是一名摄影记者,生前喜欢收集各种战地照片。这本相册正是他多年前的收藏。拍摄者应是一名当时居住在广州的德国商人。这名商人秘密拍下这些照片,在日军占领广州后不久,便像大多数德国侨民一样离开中国,从而使相册得以保存。

  第一次翻看这些照片时,其悲惨景象令我震惊,也激起了我探究照片来源与背后故事的强烈愿望。为验证真伪,我联系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经工作人员仔细比对,确认这些照片全部拍摄于广州,而博物馆此前从未见过相关图片。得知真相后,我认为必须将这些影像公之于众,于是决定把相册送到广州,交给能向公众展出的博物馆,让更多人看到这段历史真相。

  今年年初,我收到中山大学博物馆的邀请,并于7月将相册捐赠给该馆,它已成为该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特展的重点展品之一。抗战期间,中山大学在抵抗日本侵略的运动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我认为这里是保存相册的理想地点。这不仅是为了收藏,更是为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借此更精准定位部分照片的拍摄地点,以解答相关未解之谜。

  这是我第一次到中国。在抵达广州前,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几乎全来自1938年的影像,因此很难将眼前这个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与旧照片对应,这促使我深入研究了广州的历史。我很快意识到,这本相册是一份极为独特的历史文献。例如,一些拍摄于原德华银行顶楼的影像,让我第一次亲眼见证了历史与现实的相互交织。对于当年的外国商人而言,这栋位于广州沙面岛、醒目易辨的建筑或许是较安全的庇护地。

  在广州的日子里,我探访了相册中大部分地点,试着站在拍摄者当年的位置,用相机记录如今的景象:被炸弹击中的水果市场,如今是珠江畔的滨江步道;曾经放置遇难者遗体的圣心大教堂前广场,如今游客络绎不绝;而原德华银行大楼里,正开着一家粤菜餐厅。通过这次追寻与拍摄,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座城市,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新旧照片交相呼应,过去与现实在画面中重叠,形成一场跨越时空的视觉对话。这既是对记忆与身份的探讨,也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更呈现了城市空间的历史变迁——那些曾经满目疮痍的地方,如今生机勃勃。

  今年年底,我还将赴南京交流两个月。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曾制造南京大屠杀等惨案,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在欧洲,包括我自己在内,许多人此前对日本在亚洲、在中国的侵略所知甚少。通过对这些照片、这段历史的追寻,我深受震撼与触动。我希望能通过更广泛交流,让更多人看见这段被忽视的历史,向公众传递历史的真相与和平的珍贵。

  (作者为德国青年艺术家)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6日 03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