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上海精神”彰显时代价值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已从一项区域性倡议,逐步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广、囊括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经济潜力巨大。上合组织大家庭从最初的6个创始成员国扩大为包括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有意加入组织的国家数量持续增长,体现出其日益提升的权威性和吸引力。
当前,上合组织持续发展壮大。2024年,上合组织首次以“上合+”形式举行峰会。在阿斯塔纳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的上合组织共同家园五点建议,为新形势下上合组织发展指明了方向。
上合组织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当“合作”与“协作”日益被“交易”与“商人思维”所取代,上合组织证明了基于信任、平等和共同寻求解决方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行之有效的。该组织遵循协商一致原则,而非“强权即公理”,这正是其吸引力所在。
正因如此,上合组织成为全球南方国家不仅能够参与,而且真正拥有话语权的平台。在这里,每一个国家的声音都会被倾听和尊重。上合组织不搞“针对第三方”的联盟,而是致力于实现所有成员的和平与共同繁荣。组织被视为可靠的支柱和“信任高地”,多边合作在此转化为切实的发展资源,成员国得以发声。
在阿斯塔纳峰会上,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强调,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保持和加强推动上合组织取得成就的基本原则至关重要。他倡导恪守“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不断增强上合大家庭的凝聚力,始终践行共同发展原则。
上合组织所倡导的合作与信任理念,与古老的东方智慧不谋而合。中国古语有云:“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这一理念在上合组织多项经济与合作成果中得以体现。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总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作为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始终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独特作用。两国建立了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各自发展的优先事项非常接近。从安全事务到人文交流,两国的倡议形成有机互补,双边关系持续保持建设性发展。两国领导人建立的高度互信为双边关系注入强劲动力,确保各项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中国作为2024至2025年度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以“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为主题,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区域合作取得新成就。自接任以来,中方已举办百余场活动,涵盖政治安全、数字技术、教育、人文等多个领域,有效增强了成员国间的团结互信,拓展了彼此合作空间。
中国在完善上合组织机制建设方面所作的努力尤为值得关注,包括创新合作形式、健全常设机构、提升决策效率等。这些举措显著增强了组织的适应性与应对时代挑战的能力。
多年来,我亲身参与多项上合组织活动,深感该组织所倡导的和平、稳定、和谐理念,与媒体界所追求的价值高度契合。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各类媒体论坛、学术研讨和人文交流活动规模盛大、绘就了完整的合作图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中方一贯的精心筹备和务实态度,即将于天津举行的峰会必将成为上合组织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作者是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副总编辑;翻译:邓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