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治理经验获多国政府官员点赞


人民网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刘文璋)“中国气象的发展证明了持续科研投入和能力建设对气象服务转型的核心作用。”贝宁气象局局长迪蒂尔·卡克帕说,近年来,中国气象在技术突破和体制现代化上实现了双重飞跃,数值天气预报精度大幅提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融入早期预警,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公共服务日益注重用户体验。他表示,贝中气象合作前景广阔,期待双方在技术设施、气候韧性、能力建设、数据共享、试点项目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7月9日至22日,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立项、商务部主办、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与培训中心)承办的“发展中国家气象水文行政官员高级研修班”和“全球发展倡议下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研修班”在京举办。来自贝宁、冈比亚、老挝、柬埔寨、伊拉克、南非等11个国家的50名气象水文、生态环境等公共事业领域的政府官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课程内容涵盖气候变化适应和早期预警系统建设,为我们应对未来挑战提供了有效方案。各国同行的深入交流,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孕育了合作新机。”冈比亚渔业和水资源部水资源司司长、气象局局长拉明·麦·图雷说,中国在气象前沿技术和“数据驱动决策”方面的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气象部门提升领导力提供了切实路径。
中国气象局现承担世界气象中心、全球信息系统中心、区域培训中心等27个全球或区域中心职责,迄今已向近40个国家提供气象装备和技术援助,通过短期培训、学位奖学金和访问学者项目等累计培训各国专业人员逾1.5万人次。此次研修班不仅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更成为联结彼此友谊与深化合作的桥梁。
“此次研修班分享的治理经验、战略规划和人才培养模式,极具借鉴价值。期待携手前行,共同构建更加稳健、前瞻的气象水文服务体系。”老挝气象局副局长邦特姆·西苏潘塔翁说,我们分享经验,凝聚共同愿景——提升各国气象水文服务的韧性与能力。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强化预报精度、建设早期预警系统和气候服务,是各国气象部门守护人民安全与生态的职责所在。
“我会把此行见闻带回尼日利亚,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推动两国合作发展。愿尼中两国携手共进。”尼日利亚投资促进委员会官员伊杰玛·海伦·奥科耶说,中国人民善良包容,社会文明发达,科技日新月异,处处是热情笑脸。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令人难以置信,中国在气象、环保、教育等领域的进步令人惊叹,中国以开放姿态拥抱全球合作,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