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汉学家、翻译家、出版人芙蓉——
向阿拉伯读者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我与中国缘分颇深。”提起中国,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奖者,突尼斯汉学家、翻译家、出版人芙蓉脸上洋溢着自豪,“高中毕业后,我就在父亲的鼓励与期盼下选择学习中文。父亲当时很有眼光,他十分看好中国的未来发展。我听从父亲的建议,1999年起正式学习中文。”
此后,芙蓉越来越喜欢中国文化。“我试图跨过语言的鸿沟,揭开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神秘面纱,感知其悠久灿烂的文明。”芙蓉在埃及获得第一个博士学位后便来到中国,在北京语言大学获得了第二个博士学位。在中国,她和朋友们结下深厚的友谊,度过了难忘的6年时光。
2014年,芙蓉离开北京回国生活。她在突尼斯迦太基大学担任中文老师,为学生们讲述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我发现突尼斯国内的书店很少出售有关中国的图书。通过与读者交流,我了解到,他们其实对中国图书很感兴趣,但囿于语言障碍等,关于中国的图书市场没有成长起来。”芙蓉说,“我感觉自己中文还不错,于是萌生了一个想法:通过自己的行动在突尼斯推广中国图书并传播中国文化。”
2016年,芙蓉与丈夫共同创办了突尼斯东方知识出版社,主要致力于翻译出版中国图书,向突尼斯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读者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在9年时间里,我们引进并翻译出版了80多种中国图书,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社会等内容。这些译作中,《郑和与非洲》《中国道路与中国道理》《故宫史话》《破解中国经济十大难题》等书籍为人熟知。我们还在阿拉伯国家的各种国际书展上展出多种优秀作品,深受当地读者欢迎。”芙蓉微笑着说。
谈起出版经验,芙蓉说:“我们通过与当地读者交流、市场调研等方式,去了解他们对哪些类别的中国作品更感兴趣。然后,我们尽量挑选领域内较为知名的作者及影响力较大的、有代表性的作品。与此同时,也关注这些作品是否能够生动地展现中国社会的真实风貌以及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今年4月,第三十九届突尼斯国际书展举办,中国是主宾国。“读者们对中国的热情、对中国故事的喜爱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知道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明,还想了解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秘诀,不少读者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到中国看一看、走一走。”芙蓉说,“这激励我们要把翻译出版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谈及未来的翻译出版计划,芙蓉说:“现在,突尼斯学习中文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中有的人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有的人则是想来中国做生意,都需要更加专业的中文教材。我希望能够出版一系列高质量的中文教材,同时继续翻译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以书籍为桥梁,推动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3日 02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