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光影为媒 中阿友谊更紧密(共建文明百花园)

本报记者 苗 春
2024年06月17日05:2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阿拉伯语《山海情》海报。

  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合拍动画片《孔小西和哈基姆》海报。
  本文配图均由广电总局提供

  2023年12月10日,广电总局研修学院组织利比亚新闻媒体研修班代表参加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

  今年是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中阿两大文明交往源远流长,如今,在多元多姿的中阿交流中,双方广电视听机构积极开展新闻合作、节目互播、联合制作、技术交流及人员培训等,以光影为媒,架起一座座国相交、民相亲的友谊之桥。

  

  讲好中国故事 引发共情共鸣

  2022年12月7日,中国电视剧《山海情》的巨幅海报出现在苏丹首都喀土穆的繁华街区。埃及时间2022年12月5日晚7时、苏丹时间6日晚8时,阿拉伯语版《山海情》在埃及新日间电视台和苏丹舒卢克电视台黄金时段开播。阿曼国家电视台也于当地时间2023年1月6日晚7时,将这部反映中国人民勇于创造美好生活的电视剧带给本国观众。

  宁夏卫视总监秦刚介绍,由宁夏卫视主持译制的阿拉伯语版《山海情》,特邀埃及开罗大学青年汉学专家亚拉担任审校,采用叙利亚方言进行本土化译配,得到海外播出平台和观众一致认可。一家阿联酋媒体发表的评论认为,《山海情》向全世界呈现了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激发了观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近年来,广电总局通过实施“中非中阿视听共享项目”等,积极推进中国优秀视听节目对阿本土化译制,一批译配为阿拉伯语的优秀作品在阿拉伯国家热播。阿联酋达夫拉电视台在给中国有关部门的信中表示,“来自中国的优秀视听节目帮助我们提高了收视率、提升了知名度。《三十而已》《在一起》《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等令人印象深刻,激发了阿联酋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

  自2011年起,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已成功举办6届。中国与16个阿拉伯国家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共签署30余项合作协议。

  秦刚介绍,十余年来,宁夏广播电视台与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媒体深入开展视听节目交流与合作,从纪录片到电视栏目,再到电视剧,一批批作品成功“出海”,以中东广播中心为主平台,形成“主平台首播,各阿拉伯国家展播”的播映体系,收视规模逐步扩大。

  中阿卫视执行台长葛佳介绍,作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唯一中资控股的阿拉伯语商业卫星电视台,2018年起,中阿卫视已译制和播出中国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百余部,其中《欢乐颂》《小欢喜》《当法老遇见三星堆》等收获阿拉伯地区观众的热烈反响。

  一些影视公司和网络平台也积极搭建海外传播渠道,推出的中国广电视听作品在阿拉伯地区受到观众喜爱。

  华策影视总裁助理兼公共事务部总经理王丽介绍,华策影视自2017年开始耕耘开拓阿拉伯地区市场,通过与YouTube、Dailymotion、JungoTV等新媒体平台合作,将《天龙八部》《中国往事》《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等剧的独家无线、有线、卫星电视、新媒体版权,发行到中东22国。2019年5月,华策影视在YouTube自建“华剧场”阿语频道,目前海外订阅人数超过百万,50余部剧集以阿语字幕或配音形式上线播出,其中《以家人之名》点击量达1亿次,《夜空中最闪亮的星》点击量达7000万次。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介绍,爱奇艺国际版迄今已累计提供700余部配有阿语字幕的剧集和13部阿语配音的影视作品。如爱奇艺原创IP动画系列片《无敌鹿战队》,其阿语配音版已在爱奇艺国际版、中东广播中心MBC3电视台、卡塔尔航空、沙特阿拉伯航空等多渠道播出。此外,爱奇艺已与中东和非洲最大运营商之一Etisalat达成合作,Etisalat旗下平台Starz On将播出爱奇艺的20余部视听作品。

  携手合拍合作 探索崭新视界

  到沙特参加中沙交换生计划的孔小西出生在中国美食世家,巧遇家里开餐厅、生意却不太好的哈基姆后,孔小西将中国美食教给哈基姆,两人联手让中沙合璧的美食成为餐厅的特色。这是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合拍的首部电视动画片《孔小西和哈基姆》讲述的故事。该片在沙特阿拉伯播出后,当地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孩子们爱上了中国美食和服饰,在街头耍起了“中国功夫”。目前,该片第二部的制作正在推进中。

  近年来,中阿合拍活动持续开展。2016年,中央电视台阿语频道与突尼斯国家电视台互派摄制组拍摄纪录片《中国人眼中的突尼斯》和《突尼斯人眼中的中国》;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与埃及国家电视台合拍纪录片《当法老遇见三星堆》、与沙特广播电视局合拍纪录片《心手相连》。芒果TV与湖南卫视制作的旅行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嘉宾采取“游学”模式,首站前往沙特阿拉伯,并从北京的沙特阿拉伯王国驻华使馆启程。使馆文化处参赞阿蒙表示,这个节目打开了一扇窗口,让大家到世界上交朋友,实现合作共赢。

  如今,阿拉伯国家也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媒体融合时代,中阿视听合作出现了更多“年轻态”表达。在摩洛哥街头,当地青年歌手迪娜正演唱中国经典歌曲。这是首届中阿短视频大赛特等奖得主及其作品,这一短视频在网络上的播放量超千万。而一等奖作者、伊拉克籍青年方浩明更一举成为“网红”,其个人账号目前粉丝超过200万,持续向全球粉丝分享他在中国的工作、生活,介绍中国视听作品。他因为参加大赛与中阿卫视结缘,成为中阿卫视签约驻华记者,多次采访中国两会,得到向中国政要提问及相互交流的机会。

  葛佳介绍,自2022年起,在广电总局和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共同支持下,中阿卫视已连续举办3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短视频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2700余条,参赛选手来自17个国家,部分作品在全球社交媒体平台展映并在中阿卫视、黎巴嫩国家电视台、也门侨民电视台等播出。

  秦刚介绍,宁夏广播电视台也在加速拓展贴近海外受众移动收视习惯的精准传播方式。如与中东广播中心合作,在其网络平台上开辟“电视中国剧场专区”,提供视频点播服务;还与阿曼的跨媒体平台达成共识,多屏展播中国视听产品。

  加强技术交流 共同培养人才

  2016年起,中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企业以“中国联合展台”名义参加每年在突尼斯举办的阿拉伯广播电视节,首次参展推介了近900小时的阿语配音中国视听作品。

  到阿拉伯国家展示的还有中国领先的视听技术。去年以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两次牵头组织中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科技企业,以“中国联合展台”名义参加中东迪拜广播电视卫星展览会,展示内容制作、高新视听、人工智能、传输测试等领域的科技成果。

  中阿还在研修培训方面开展密切的友好交流合作。10年来,广电总局研修学院、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等单位为阿拉伯国家举办了20多期广播电视媒体培训班,共有来自阿拉伯国家的600多人次来华参加培训。

  2023年12月,广电总局研修学院培训二处处长赵孟捷参与了由商务部主办、广电总局研修学院承办的利比亚新闻媒体研修班。他介绍,来自利比亚外交部、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等政府部门和机构的20名新闻官员、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研修班。研修班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国情、媒体发展与国际媒体交流、中国媒体技术发展、融媒时代新闻业务探索、短视频制作理念与实践等内容进行了讲解、交流和分享。学员们还在北京和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参观考察。

  研修班学员、利比亚外交部对外新闻司司长巴德尔·舍尼巴说,这次研修班极大地改变了他对中国的认识,让他感受到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化的完美融合,“广播电视领域的讲座使我深入地了解中国媒体,学习到了多媒体制作和传播的先进技术”。

  利比亚外交部对外新闻司干部费塞尔·阿尔图班表示,中国与不少阿拉伯国家合作拍摄了纪录片,但与利比亚尚未进行这方面的合作,希望未来能共同拍摄纪录片。

  利比亚国家电视台记者穆罕默德·哈迪德说,如今信息传播十分方便快捷,但大量自媒体的存在可能导致一些不准确的信息出现,“研修班上关于如何防范这种现象发生的讲座,让我深受启发”。

  据介绍,未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还将进行更多广电视听方面的合作。如推动《三体》《功勋》(屠呦呦单元、袁隆平单元)、纪录片《青海 我们的国家公园》《数字里的中国》等一批译制为阿语的优秀作品在阿拉伯国家主流平台播出。根据日前签署的相关协议,广电总局也将与阿联酋媒体委员会、突尼斯国家广播电台等进行多方面合作,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

(责编:岳弘彬、牛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