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通讯|弘扬“路易·艾黎精神” 赓续中新传统友谊

2024年06月15日09:43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这是5月24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艺术中心拍摄的路易·艾黎塑像。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这是5月24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艺术中心拍摄的路易·艾黎塑像。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新华社惠灵顿6月13日电 通讯|弘扬“路易·艾黎精神” 赓续中新传统友谊

  新华社记者郭磊 李惠子

  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的故乡——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一座路易·艾黎塑像矗立在克城艺术中心的入口处。路易·艾黎右手托腮沉思,凝视远方。

  路易·艾黎自1927年起在华工作生活60年,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是工业合作社运动发起者,山丹培黎学校创办者,将毕生献给了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事业,为中国和新西兰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

这是5月24日拍摄的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艺术中心。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这是5月24日拍摄的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艺术中心。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今年5月24日至25日,路易·艾黎塑像揭幕等一系列纪念活动在克赖斯特彻奇及其所属的坎特伯雷地区举行。路易·艾黎塑像是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向克赖斯特彻奇市议会捐赠的,由中国画家、雕塑家袁熙坤主持制作。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塑像揭幕仪式上表示,时至今日,路易·艾黎先生的事迹和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克赖斯特彻奇与中国多个省市开展广泛合作,结下深厚友谊,这既是“路易·艾黎精神”的体现,更是长期以来中新友好事业的缩影。

这是5月25日在新西兰斯普林菲尔德拍摄的路易·艾黎纪念亭。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这是5月25日在新西兰斯普林菲尔德拍摄的路易·艾黎纪念亭。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克赖斯特彻奇市市长梅杰表示,路易·艾黎是新中友好的象征。路易·艾黎曾就读于克赖斯特彻奇艺术中心。在此竖立塑像,可以更好地铭记这位坎特伯雷的伟大儿子,鼓舞两国人民继承路易·艾黎留下的新中友好宝贵财富。

  路易·艾黎1897年出生于克赖斯特彻奇附近的小镇斯普林菲尔德,在克赖斯特彻奇度过了中学时光,自1927年起在华工作。上世纪40年代,路易·艾黎来到甘肃省山丹县,在那里创办培黎工艺学校,吸收大量劳动人民子弟,培养了一批实用技术人才。

这是5月25日在新西兰斯普林菲尔德拍摄的路易·艾黎纪念公园。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这是5月25日在新西兰斯普林菲尔德拍摄的路易·艾黎纪念公园。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路易·艾黎的堂妹乔斯林·艾黎·沃特金曾访问山丹县。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回忆道:“我们到山丹县那天,山丹人民热烈欢迎路易·艾黎的家人。这份感情如此深厚,让人永生难忘,相信这份友情会传承下去。”

  路易·艾黎弟弟皮普的孙女莎拉·斯图尔特说:“我受邀去中国时,感受到了路易·艾黎所做事情的影响力,我非常钦佩他的付出。”

这是5月25日在新西兰斯普林菲尔德拍摄的路易·艾黎纪念公园。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这是5月25日在新西兰斯普林菲尔德拍摄的路易·艾黎纪念公园。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克赖斯特彻奇-中国友好城市委员会主席米歇尔·麦克威廉告诉记者,路易·艾黎在甘肃省山丹县生活了约10年,山丹的风景很像他的出生地斯普林菲尔德。克赖斯特彻奇1984年与甘肃省建立友好省市关系也是源自路易·艾黎的倡议。

  麦克威廉说,在最近的教学改革中,新西兰政府决定增加更多历史内容,路易·艾黎的事迹有望写入地区学校的历史课本,相信这将更好地帮助传承“路易·艾黎精神”,进一步深化两国传统友谊。

(责编:崔译戈、张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