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记者手记|在卢布尔雅那,寻找“扔”垃圾的学问

2024年06月12日13:55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新华社卢布尔雅那6月12日电 记者手记|在卢布尔雅那,寻找“扔”垃圾的学问

  新华社记者周玥

  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是个人口不足30万的小城。

  20年前,这座城市处理垃圾主要靠填埋。上了年纪的居民回忆说,那时候,首都郊区到处都是“填埋场”,埋不下的垃圾就露天堆放,“散发着恶臭,市内都闻得到”。

  而如今,这里的垃圾回收率超过75%。卢布尔雅那正走向“无废城市”。

  在市中心,一组组整齐排列的不锈钢垃圾箱随处可见,每个垃圾箱相距约2米,外表喷涂清晰的垃圾分类图案,如纸张、玻璃、包装盒、可降解生物垃圾以及混合生活垃圾等。

  收集厨余和混合生活垃圾的垃圾箱是全封闭的,需要使用电子智能卡方能开启顶盖。智能卡片存有用户信息,每次投入的垃圾都会被记录。刷卡次数与投放垃圾总体积都会影响垃圾处理费用,次数越多,体积总量越大,费用越高。

  垃圾箱分为地上、地下两个部分。每个垃圾箱的底部都有一个占地面积远大于箱体的不锈钢底座,底座连接着垃圾箱的地下部分。纸张、包装盒、玻璃和混合生活垃圾箱的地下部分,由卢布尔雅那公共市政公司定期收集和清理。

  可降解生物垃圾箱的底部则直接连至区域垃圾管理中心的地下回收站,这些生物垃圾被真空管道“吸”到回收系统内,从而减少卡车运输环节,保持外部环境清洁无味。

  在区域垃圾管理中心,固体垃圾被分成可回收材料和不可回收材料,不可回收材料或被加工成燃料,或用作电子垃圾填埋的辅材。厨余垃圾被发酵产生沼气并用作管理中心运营所需电力和热力。最终,只有不足5%的固体垃圾进入垃圾填埋场。

  为引导居民正确分类垃圾,卢布尔雅那从幼儿园起设立环保课程,还组织回收站及社区进行宣传活动,鼓励维修、循环利用、二手物品交换等,从源头减少垃圾“产量”。

  据了解,2003年,卢布尔雅那垃圾回收率仅为29.3%。而到了2022年,回收率达到75%。按人均,卢布尔雅那2022年垃圾产生量549公斤,回收412公斤,垃圾填埋量27公斤,填埋率只有4.9%。

(责编:王禹蘅、张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