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

孙杰

2018年04月11日17:00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在美国针对中国挑起的贸易摩擦、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明显冲击、并使刚刚向好的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又充满不确定性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不仅向世界表明中国坚定推进开放的决心以及维护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态度,更是对逆全球化的回应,与各种贸易保护主义高下立判。还应该看到,习主席的讲话不仅坚持了中国一贯的政策主张,更体现了中国以客观、审慎、可控自主的方式推进改革开放的风格。

习近平主席讲话的内在逻辑是,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所以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回首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从1978年开启改革,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2001年加入WTO,到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尽管每一次重大的改革措施在出台时都伴随着各种担心和争论,面临着各种挑战,但是每一次重大改革举措的方向都明确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了打开国门搞建设的基本理念,实现了以开放促改革,并且最终都开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根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和条件,这一次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既包括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这个重大的和具有深远影响的措施,也包括诸如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类软环境的建设,自然也包括了贸易顺差问题。

习主席明确指出,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真诚希望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这是有着深刻学理基础的。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并不是重商主义者所关注的财富或外汇储备本身,而是如何有效的使用这些财富提升自身的生产效率、研发能力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这个意义上,甚至适度的逆差都比顺差好。另外,从中国国际收支具体科目看,收入来源稳定性高,支出可控程度大,外汇储备水平也能够满足稳定金融市场和稳定宏观经济波动的需要。因此,中国不需要持续地追求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长。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习主席在讲话中还谈到了希望外国政府也加强对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希望发达国家对正常合理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停止人为设限,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等问题。这是因为开放从来都是,而且也只有是双向的、互惠的、共赢的,才能是可持续的。(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徐祥丽、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