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斯坦与中国:文化的对话
文化的碰撞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文化部长米尔佐绍赫鲁赫·阿斯罗里 |
2010年03月31日16:55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 |
提起中国,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就是她那伟大、富有创造性和极具教益的历史和历史古迹。在这些古迹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创造自己独特文化的努力。同时,中国文化也是无与伦比的独特智慧的代名词,是当今世代不竭的精神源泉和生气勃勃的力量源泉,是历经几个世纪而形成的神秘奥妙的完整世界观的范例。
孔子作为中国第一导师和思想家宗师的论述我们早就耳熟能详,而且很早就被翻译成塔吉克语出版。“德不孤,必有邻。” 此言甚佳,塔吉克人民和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睦邻友好,这也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杰出学者和科学院院士博博忠?加富罗夫曾多次到过中国,无论是在他划时代的《塔吉克人》一书中,还是在塔吉克人民浩瀚的历史中都证明,连接东西方国家的“丝绸之路”是彼此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贸易发展最重要的因素。“通往中国有两条道路—一条经过乌斯土鲁沙纳,苦盏,费尔干纳和喀什……另一条始自梅尔夫,经巴尔赫、巴达赫尚、伊什卡希姆、舒格南和莎车”。经由它们,向中国运进黄金、珍珠、地毯、毛制料、棉布以及马匹、黄莲木和药材,而从中国带回中亚丝绸、瓷器、马鞍等货物。因此很多世纪以来,任何塔吉克家庭主妇都称自己家里的陶瓷器皿叫“契尼”,也就是中国。
令人欣喜的是,2003年中塔双方共同签署了联合文件,其目标就是重建经过库尔马-卡拉苏两国口岸的一条“丝绸之路”支线。
近四年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议和两国文化部的支持下,在中国和塔吉克斯坦多个城市召开了5次区域性“中亚丝绸之路”世界遗产提名研讨会。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中亚丝绸之路文物”世界遗产名录提名,我们选取了其中8处最著名的文物古迹,它们是第一条路线上的彭吉肯特和布吉卡特古代城堡遗址、第二条线上的吉萨尔要塞、第三条线上的阿吉纳杰佩、霍扎马什哈德神学院、塔赫提桑吉恩和胡尔布克古城堡遗址、第四条线上的雅姆春要塞,每处各俱特色的名胜古迹都在丝绸之路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写到此处,我特别想说一下一个非同寻常的事情,这就是重建伟大丝绸之路的倡导者之一、中国著名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外交部长李肇星,确切的说是关于他的诗歌天赋。2006年塔吉克斯坦“阿季布”出版社出版了李肇星先生的诗集《一百零六片叶子》,此书由我国著名诗人古尔纳扎尔、萨伊达里?玛穆尔和尼兹?卡思姆翻译而成。我非常认真地读完了诗集,作者的众多诗句、他的感受、想象力的奔放、对世界各地众多历史发生地的观察,以及善于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能力令我陶醉。最喜欢他的《与黑海的对话》、《再见,纽约》、《圣母马利亚的故乡》、《美人鱼和小鸭》、《古希腊众神》、《关于小燕子》和《祖国的涵义》。
2007年5月,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文化周在中国成功举行,那是真正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刻。记起与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长、现任政协领导人之一的孙家正先生的会谈,至今我还感到温馨和心存感激,他的学识令人惊叹。我们的会谈按日程只有半个小时,后来却超过一个半小时。我介绍了目前独立的塔吉克斯坦在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给人以希望的具体变化,以及我们相互关系的发展前景。而孙家正先生则畅谈了他对文化使命的深思,他认为,文化就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社会现象。会谈结束时,他向我们赠送了用汉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俄语出版的他的《当代中国文化的追求与梦想》一书。这是一本好书,关于这本书,下文还将提到。
中国文化界人士对文化周的活动内容给予了高度关注,组织了塔吉克斯坦当代画家造型艺术展、艺术大师和青年演员的音乐会演出等。中方为代表团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活条件以及独一无二的文化节目,利用这个机会在此对中方所给予的热情接待再次表示感谢。
回到塔吉克斯坦后,我们利用一切机会在电视和广播上激动地讲述我们中国朋友的真诚,介绍北京的历史、故宫、无与伦比的博物馆、长城、未来世纪之都的上海和“东方明珠”,以及这个文明古国那些善良美丽的人民,在历史的旋涡中他们完好地保留了历代天才的人民不怕千辛万苦创造出来的民族精神、传统和文化遗迹。
2008年8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对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后,还有一件大事,塔吉克斯坦塔中国文化周在我们国家首都最好的“科黑瓦赫达特”电影音乐厅拉开了帷幕。为了表示对朋友和中国文化的尊重和感谢,我们为文化周准备了两份意外的礼物:一是用塔吉克语翻译出版了孙家正先生的《当代中国文化的追求与梦想》,同时我们与到访的中国官方代表团一起举行了有塔吉克著名学者、作家、诗人、文化人士以及记者参加的新书发布会。在此,我想引用这本书的一段话:“优秀的,科学依据充足的文化,将对社会发展产生精神推力。她追求真、善、美,因而无论是对净化人类心灵,建立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以及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民族素质取决于文化。文化的教育、启蒙和美学功能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当然,毫无疑问,当代中国的文化政策说的和做的还有距离,特别是对文化的社会使命、文化以及高质量的文化享受的理解,以及富有成效地运用文化形成和塑造人格。
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文化周里,作为第二份礼物,我们为来中国的贵客和塔吉克观众奉献了题为《塔吉克摄影家眼中的中国》的精彩图片展,展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古代和现代历史文物。我们的朋友对塔方这出乎意料的创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无疑,这非常令人高兴。因为,具体美好的事情总是能够使朋友走得更近,从而产生更多的信任,同时这对人们在希望做成某事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未来,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进程,在我们两国关系中,在保留和增加文化的多样性方面,文化对话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无疑,这种社会现象也包括在文化领域开展积极和建设性的合作。可喜的是,中塔两国的文化人士都珍惜彼此敞开心灵的交流,都有着强烈的愿望为现代人的精神成长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孔子作为中国第一导师和思想家宗师的论述我们早就耳熟能详,而且很早就被翻译成塔吉克语出版。“德不孤,必有邻。” 此言甚佳,塔吉克人民和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睦邻友好,这也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杰出学者和科学院院士博博忠?加富罗夫曾多次到过中国,无论是在他划时代的《塔吉克人》一书中,还是在塔吉克人民浩瀚的历史中都证明,连接东西方国家的“丝绸之路”是彼此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贸易发展最重要的因素。“通往中国有两条道路—一条经过乌斯土鲁沙纳,苦盏,费尔干纳和喀什……另一条始自梅尔夫,经巴尔赫、巴达赫尚、伊什卡希姆、舒格南和莎车”。经由它们,向中国运进黄金、珍珠、地毯、毛制料、棉布以及马匹、黄莲木和药材,而从中国带回中亚丝绸、瓷器、马鞍等货物。因此很多世纪以来,任何塔吉克家庭主妇都称自己家里的陶瓷器皿叫“契尼”,也就是中国。
令人欣喜的是,2003年中塔双方共同签署了联合文件,其目标就是重建经过库尔马-卡拉苏两国口岸的一条“丝绸之路”支线。
近四年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议和两国文化部的支持下,在中国和塔吉克斯坦多个城市召开了5次区域性“中亚丝绸之路”世界遗产提名研讨会。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中亚丝绸之路文物”世界遗产名录提名,我们选取了其中8处最著名的文物古迹,它们是第一条路线上的彭吉肯特和布吉卡特古代城堡遗址、第二条线上的吉萨尔要塞、第三条线上的阿吉纳杰佩、霍扎马什哈德神学院、塔赫提桑吉恩和胡尔布克古城堡遗址、第四条线上的雅姆春要塞,每处各俱特色的名胜古迹都在丝绸之路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写到此处,我特别想说一下一个非同寻常的事情,这就是重建伟大丝绸之路的倡导者之一、中国著名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外交部长李肇星,确切的说是关于他的诗歌天赋。2006年塔吉克斯坦“阿季布”出版社出版了李肇星先生的诗集《一百零六片叶子》,此书由我国著名诗人古尔纳扎尔、萨伊达里?玛穆尔和尼兹?卡思姆翻译而成。我非常认真地读完了诗集,作者的众多诗句、他的感受、想象力的奔放、对世界各地众多历史发生地的观察,以及善于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能力令我陶醉。最喜欢他的《与黑海的对话》、《再见,纽约》、《圣母马利亚的故乡》、《美人鱼和小鸭》、《古希腊众神》、《关于小燕子》和《祖国的涵义》。
2007年5月,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文化周在中国成功举行,那是真正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刻。记起与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长、现任政协领导人之一的孙家正先生的会谈,至今我还感到温馨和心存感激,他的学识令人惊叹。我们的会谈按日程只有半个小时,后来却超过一个半小时。我介绍了目前独立的塔吉克斯坦在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给人以希望的具体变化,以及我们相互关系的发展前景。而孙家正先生则畅谈了他对文化使命的深思,他认为,文化就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社会现象。会谈结束时,他向我们赠送了用汉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俄语出版的他的《当代中国文化的追求与梦想》一书。这是一本好书,关于这本书,下文还将提到。
中国文化界人士对文化周的活动内容给予了高度关注,组织了塔吉克斯坦当代画家造型艺术展、艺术大师和青年演员的音乐会演出等。中方为代表团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活条件以及独一无二的文化节目,利用这个机会在此对中方所给予的热情接待再次表示感谢。
回到塔吉克斯坦后,我们利用一切机会在电视和广播上激动地讲述我们中国朋友的真诚,介绍北京的历史、故宫、无与伦比的博物馆、长城、未来世纪之都的上海和“东方明珠”,以及这个文明古国那些善良美丽的人民,在历史的旋涡中他们完好地保留了历代天才的人民不怕千辛万苦创造出来的民族精神、传统和文化遗迹。
2008年8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对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后,还有一件大事,塔吉克斯坦塔中国文化周在我们国家首都最好的“科黑瓦赫达特”电影音乐厅拉开了帷幕。为了表示对朋友和中国文化的尊重和感谢,我们为文化周准备了两份意外的礼物:一是用塔吉克语翻译出版了孙家正先生的《当代中国文化的追求与梦想》,同时我们与到访的中国官方代表团一起举行了有塔吉克著名学者、作家、诗人、文化人士以及记者参加的新书发布会。在此,我想引用这本书的一段话:“优秀的,科学依据充足的文化,将对社会发展产生精神推力。她追求真、善、美,因而无论是对净化人类心灵,建立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以及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民族素质取决于文化。文化的教育、启蒙和美学功能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当然,毫无疑问,当代中国的文化政策说的和做的还有距离,特别是对文化的社会使命、文化以及高质量的文化享受的理解,以及富有成效地运用文化形成和塑造人格。
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文化周里,作为第二份礼物,我们为来中国的贵客和塔吉克观众奉献了题为《塔吉克摄影家眼中的中国》的精彩图片展,展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古代和现代历史文物。我们的朋友对塔方这出乎意料的创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无疑,这非常令人高兴。因为,具体美好的事情总是能够使朋友走得更近,从而产生更多的信任,同时这对人们在希望做成某事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未来,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进程,在我们两国关系中,在保留和增加文化的多样性方面,文化对话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无疑,这种社会现象也包括在文化领域开展积极和建设性的合作。可喜的是,中塔两国的文化人士都珍惜彼此敞开心灵的交流,都有着强烈的愿望为现代人的精神成长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 |
![]() |
(责任编辑:李镭) |
相关专题 |
· 塔吉克斯坦和中国:文化的对话 |
热图推荐 |
|||
|
| ||
|
|
播客·视频 |
|||
|
|
小编推荐 |
·谷歌退出风波,中资方为何失声 ·“为了海地的新未来” ·外媒称中国将参与讨论制裁伊朗事宜 新决议箭在弦上 ·看中印龙象共舞60年 中国网友集体误读印度? ·奥巴马要为美商品开路 爆发“红黑”大论战 |
深度报道 |
|||
|
|
||
·谷歌退出风波,中资方为何失声 ·“为了海地的新未来” ·外媒称中国将参与讨论制裁伊朗事宜 新决议箭在弦上 ·看中印龙象共舞60年 中国网友集体误读印度? ·奥巴马要为美商品开路 爆发“红黑”大论战 |
[一语惊坛]各自为中心,争当权威部门,数据怎能协调? [论坛]谷歌退出核心是"水土不服"·谷歌是美国麻烦制造者 [访谈]安徽省长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杨澜谈慈善公益 [辩论]辽女官殴打小学生显官威?·朱元璋也成韩国人? [博客]欢迎习近平的标语咋不讲究? 汪洋与薄熙来联手打黑? [博客]中央巡视组如何发现陈良宇? 官员实话:不敢用3G |
无线·手机媒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