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明月不只寄相思

赵晓霞
2018年09月24日05:2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中秋又至,负笈远行的海外学子那跨越距离的思念升腾起来。故乡的明月、香甜的月饼……这些在时光流转中浸入日常的节日元素,在留学的日子里都变成了“稀有品”。

  留学法国的李佳蓉如是描述中国留学生眼中的中秋节:“‘中秋节’在平日里只是个节日名称,过节那天却溜进心里,让你好不黯然神伤,也让你不禁想要是此刻我呆在家里啃着鸡腿多好,非跑出来折腾。”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传诵千古,仍在隔空回响,被中国学子视作留学生活的写照。

  “佳节思亲”饱含中国留学生对亲人和故乡的相思。至爱亲朋赏月之时,因为时差,在异国他乡的学子或埋首作业中、或奔波在去学校的路上 ……闲下来时,才发现团圆之日也是伤神之时。

  “佳节思亲”包含海外学子对留学生活的回望。几年前本报记者采访正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书的沈忱,她说到自己的留学生活时用了个形象的比喻:“时间真的是过得太快了,根本来不及想适应的问题,就像战士打仗时腿中了枪,为了保命,没时间想受伤有多疼,只能往前冲,就是那个感觉。”这也可谓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繁忙学业的真实状态。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学子们终于可以有借口按下暂停键,去想一想,远离亲人、忍受孤独的生活究竟是不是自己所想要的。

  “佳节思亲”还是中国学子展示中华文化的机会。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的中秋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留学生群体作为连接中西的纽带,如何借助自己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以中秋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正是合适的媒介。

  李悦留学美国期间,举办了一场小型中秋节聚会,邀请师友一起过节。借聚会,她不仅向外国同学介绍了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还展示了关于中秋节的中国古诗词。聚会结束后,李悦发现一些外国同学对于中国的习俗充满兴趣,“中华文化在海外同样有感染力”。

  确实,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将传播中华文化融入日常留学生活中,不仅可以纾解思乡之情,而且可以缓解跨文化适应带来的巨大压力。

(责编:冯人綦、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