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中国哲学的世界贡献

本报记者  赵晓霞
2018年08月16日08:3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世界哲学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的意义”“全球化的语境给哲学反思提出了什么要求”“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哲学与现实的关系”……日前在京开幕的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上,6000多名哲学学者就这些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表示,希望通过本届大会,推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理解,在差异和多元中寻求共识,在对话和讨论中消除隔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哲学家的智慧。

重新认识中国哲学

据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组委会介绍,本届大会是世界哲学大会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国哲学思想文化传统作为基础学术架构,第一次将中国精神秩序中核心关注的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及传统作为核心议题。

来自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学者哈拉尔德·斯特尔泽(Harald Stelzer)是首次来中国。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哲学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哲学的面貌,而这种面貌曾被西方哲学界所忽视。本届哲学大会的召开是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哲学的一个契机。”

来自美国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的学者约书亚·梅森(Joshua Mason)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中国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完全不同的图景。在这届哲学大会上,这么多哲学学者聚在一起非常不易,可以充分聆听中国哲学的声音,也让中西哲学界彼此了解。”

正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学智所言,此次大会既有利于大家重新认识中国哲学,也有利于将中国思想推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中国学者和国外学者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形成思想的激荡。”

中国哲学独特贡献

在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主席德莫特·莫兰(Dermot Moran)看来,“中国举办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的时间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正身处众多全球性危机之中——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以及我们传统、信仰和价值的危机。尽管我们这个时代有无与伦比的科技成就,却从未有过如此全球性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面对复杂的全球形势,张学智认为,注重修身实践的中国哲学可以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做出独特的贡献。“中国哲学博大丰富、波澜壮阔,是思想家出于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而进行的精深思考。此外,中国发展迅速的背后,有自己的文化基因的支撑,可以借鉴。”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学以成人”,有一种声音认为主题“太中国化、太儒家化”。就此,张学智表示,“这个主题是在充分考虑了世界多元文化的需要和当今世界的紧迫形势后确定的,很适时。从大处说,人猿相揖别,从草昧到文明,它的分界就是有了逐渐清晰的‘学以成人’的意识。从小处说,‘哲学’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着眼点放在帮助人实现美好生活与和谐发展上,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学以成人’。”

中西哲学相互借鉴

约书亚·梅森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哲学,他还有个中文名字——乔西。他的研究兴趣来自于少年时学习中国功夫的经历。“学中国功夫的同时,我也在学习中国文化,道家思想对我的影响很大。”

莫兰表示:“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成为研究中国哲学的专家。他们学习中文、研究中国文献。以美国为例,过去只有几家大学的学者在研究中国哲学,现在数量增多了。”莫兰还记得自己在耶鲁大学学习中国哲学时,所用的教材是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现在,关于中国哲学的教科书有很多。可以说,中国哲学已经成为哲学界的研究主流之一。”

“我个人认为,在哲学大会召开之后,中国哲学会进一步融入世界哲学,成为世界哲学的一部分。”莫兰说。

“值得注意的是,中西哲学的交流不是对抗,而是互相影响、彼此映照、相互借鉴。” 哈拉尔德·斯特尔泽说。

“世界哲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这是世界哲学在走向中西哲学互通互融的大道上最重大的、前进性的一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世英如是说。

(责编:陶稳(实习生)、樊海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