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中国人民大学中欧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中外人文交流研讨会在京举行

创新中欧人文交流 促进中外合作发展

2018年06月07日13:20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欧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人民网北京6月5日电 (常红 蔡雪斌) 中国人民大学中欧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中外人文交流与中国对外关系”研讨会5日在人民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以“中外人文交流及其外交内涵”、“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及其发展”、“国别区域研究及中国对外关系”为三大议题。

精细化欧洲问题研究 加强中欧人文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从中国、欧洲和世界这三大视角谈论中欧人文交流的意义,而且积极倡导精细化的欧洲问题研究。

王义桅表示人文交流一直是中欧关系的三大重要支柱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中欧人文交流有重要的意义。他说从质量上学习和研究欧洲文化和人文环境,精细化研究欧洲,体会欧洲丰富的历史文化环境来为人民谋幸福。

王义桅说到无论从中国的角度,还是从欧洲的角度,都要深度研究人文交流,加强人文交流,这样才能提升中欧的合作。从世界来看,中欧之间在形成新的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观,彼此高度地相互依存,所以中欧之间人文交流的意义从过去到现在变成了全球文明的再创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展鹏表示近代以来,中欧力量对比发生了一些变化,英国从历史上的霸权国至今走向衰落,面临诸多挑战,但英国仍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在英国脱欧这一大背景下,中英之间的人文交流有机遇也有挑战。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文交流机制怎么服务国家战略值得探讨且意义重大,中欧之间在科技、创新、文化合作、体育等诸多领域还有很大的交流空间。

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协同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高健从什么是人文交流,中国文化的人文力量,如何构建人文交流,以及人文交流是策略还是战略这四个方面探讨了人文交流应该如何发展,如何进行理论研究,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推广。

高健表示人文交流是一个战略,从战略的层面要做好中国的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胡春春从中德人文交往研究的原因、目的、中德人文交流的中国赤字以及彼此未来的展望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胡春春表示中国和德国以及欧洲在人文交流领域存在着中国赤字。在政治领域,德国对于中国的定义是战略伙伴和体系竞争。经济领域是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社会和文化领域是精彩迷人,但是却陌生不解,德国人对于中国的认知是模糊的。

胡春春总结到德国公众对待中国的态度依旧是矛盾的。对于德国文化,多数的中国人表示喜欢,但德国人对于中国文化十分陌生。她以中国和德国之间的版权数的引进和输出的比例为例印证了,中国处于一种文化知识引进的极大赤字,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思索。

图为“中外人文交流与中国对外关系”研讨会现场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副主任、中法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鲲表示中法人文交流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格局。中法的经贸关系在产业间的互补技术引进、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也是日益密切,中法经贸关系发展良好。

王鲲表示在中外人文交流中,中国的目的是提升自己在全球文化、人文领域的形象,因此中国在体制机制和人文交流方面能够创新配合,突破传统领域,能提供更多的支持,这对未来中法人文交流会是较好的策略。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温霜对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林温霜表示在当今中外关系的发展当中,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成为三大支柱,其中人文交流又是互信互利合作共赢的前提。

林温霜提到民心相通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人文交流。对于增进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夯实民心基础,人文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可以产生极大的亲和力和持久的社会功效。

林温霜表示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机制得到创新,并逐渐成熟,随着一带一路创意的提出和展开,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获得了更为深刻的历史内涵,得到了更为坚实的支撑和更广泛的认同,彰显出中东欧国家的特色。对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的发展要注重发掘历史文化遗产,重塑弘扬合作传统,要建设有效的话语体系,形成不同主体的合力。

创新传统文化 打造国际品牌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张骥表示人文交流不应局限于传统文化,也应当使传统文化有现代性,对传统文化要具有创新性的发展。

张骥建议说除了传统文化以外,人文交流更重要的是现代的中国表现。当代中国的人文,社会主义的文化也是重要传承的一部分,传统文化的源流、现代化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都应当成为人文交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教授陈壮鹰表示人文交流跟中国整体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环境,还有文化环境是匹配的。人文交流是一个细水长流的,尤其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密切相关的,我们不能离开经济发展,离开政治环境来说人文交流。所以我们应该要有耐心,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而且要有相匹配,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把它做起来。人文交流应该在过去历史的基础上,重点是现在,着眼是将来。我们应该介绍中国当代社会的成就,让外国人心悦诚服。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教授周亭就未来人文交流从传播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加强顶层设计,打造国际传播的品牌,通过品牌的设计去提高人文交流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2.要该有鲜明的响亮的命名和缩写以及系统化视觉化的策略,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去统筹传播工作。

3.要注重议程设置,开展全媒体传播,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这个新型媒体平台。

4.要加强人文交流合作方的国家媒体的互动,开展效果评估,建立舆情监测的工作机制。

尊重文化差异 发挥民间力量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明进表示对外人文交流存在的问题在于双方的不平衡性。在对外人文交流方面要重视差异性,也要重视民间性,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文字的差异性特别大,了解需要过程,结合我们国家的发展,他国自然会了解我们,这样中外人文交流的不平衡性才会逐步得到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燕芬表示中外人文交流是个公共产品,这个公共产品供给多元化,非营利组织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供给主体多元化相对应的,是供给手段的多元化。人文交流的概念是广义的,在提供中外人文交流相关服务的时候,方式、手段也要多元化。针对不同的国家,供给方式、供给手段有所差异。在中外人文交流过程当中,对于不同国家我们所采取的策略要有所不同。     

(责编:蔡雪斌(实习生)、樊海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