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悠悠乡情 美美与共

严  瑜
2018年03月25日05:0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图一:2月22日,在泰国南部宋卡府合艾市举行的慰侨演出中,演员表演舞蹈《贵妃醉酒》。
  新华社发

  图二

  2018“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近期亮相五大洲,为世界各国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送去中华文化的盛宴。作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四海同春”已经走过10年历程,在丰富各国华侨华人精神生活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文化在海外开枝散叶,“圈粉”各国民众。

  笔者跟随“四海同春”艺术团走访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发现,因为融于血脉的文化基因,因为源于内心的文化自信,海外华侨华人正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在当地书写着传扬中华文化的精彩故事。

  百年华校传来琅琅读书音

  舞台上,中国演员舞姿袅袅;舞台下,2000余名观众中,10多张稚嫩的面孔尤为专注。他们是泰国清迈崇华新生华立学校的学生,专程前来观看“四海同春”艺术团在清迈的文艺演出。他们当中,既有土生土长的华裔,也有地地道道的泰裔。

  “孩子们特别期待这次近距离欣赏中华文化的机会。平时,他们在华校也会接触舞蹈、书法、茶道等中华传统文化,对此并不陌生。”张静到泰国已有30多年,她担任校长的崇华新生华立学校是泰国北部最大的华文学校(图二,严瑜摄)。

  说起这所百年老校的故事,张静如数家珍。在学校行政大厅一层,最醒目的一个房间被命名为“先贤堂”,墙上挂满了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她告诉笔者:“那些都是当年克服种种困难,甚至不惜为此牺牲自由和生命,坚持创办华文学校的侨领先贤。”

  百余年来,几经变迁,学校延续至今,覆盖幼儿园到高中,拥有学生3000多名、教师近300名,这样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华侨华人的用心呵护。张静回忆,过去,学校的对面是一片稻田。为了维系学校运营,侨领们买下土地,种植稻米,收成后将款项用以支持学校。

  而今,先人千辛万苦留存的文化火种已成燎原之势。走在校园里,汉字、春联、京剧脸谱……中华文化的经典元素随处可见。学生们早已习惯了用中文对话交流,背起中国的古诗也是朗朗上口。

  张静介绍,除了常规的中文课程之外,学校几年前尝试在一些其他课程中引入中文教学,为学生营造更为纯粹的中文环境,效果很好。“这几年,随着中泰往来日益密切,许多泰国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中文学习。每年,报名就读我们学校的人数都远超计划招收人数。”

  “中文已经成为我们许多泰国学生学习外语时的最优先选项。”21岁的泰国女孩吴碧荷告诉笔者,两年前,她从华文学校毕业后,获得中国政府的奖学金,赴重庆西南大学深造。关于未来,正在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她已有清晰规划——“我打算回到泰国,做一名中文老师。”在身边的同龄人中,吴碧荷的这个选择并不少见。

  民族舞蹈挥洒浓浓爱国情

  在海外走红的不止有中文,中国艺术、中华文化同样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粉丝”。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繁华的唐人街上,一间宽敞明亮的练功房里,每个周末,上百名女孩都会聚集在此,跟着舞蹈老师何佩兰学习中国民族舞。她们当中,最小的四五岁,最大的不过二十出头,几乎都是在当地出生长大的“华二代”“华三代”。

  热情洋溢的扇子舞,婀娜多姿的绸缎舞,风情旖旎的民族舞……身着印有中国书法“舞”字的练功服,孩子们跳起中国舞蹈有模有样。

  “我们这里还有不少菲律宾籍的孩子,她们也都非常喜爱中国民族舞。”何佩兰是这家舞蹈艺术中心的创办人,移居菲律宾31年,在当地教授中国民族舞已有20余年。

  回忆初到马尼拉的时光,何佩兰至今仍记得那时面对一片“文化沙漠”的无奈。“当时能听到的中国歌曲很少,中国的民族舞更是罕见。”

  学习民族舞出身的何佩兰决定做出改变。从当地华文学校和华人社团开始,她先后建立培养多支舞蹈队,并在2013年正式成立自己的舞蹈艺术中心。

  在异国他乡播撒中华艺术的火种,何佩兰直言,“几乎每一天都面临困难”。最难的时候,一把扇子、一条手绢都得从中国定制,甚至连舞蹈的配乐都得回国去找。然而,想到中国民族舞的绚丽璀璨,看到孩子们练舞时沉醉其中的神情,何佩兰从未想过放弃。

  每次授课,何佩兰都坚持用普通话与孩子们交流。在她看来,教孩子们中国民族舞,不只是教会她们如何欣赏美、表现美,更是为她们建起一座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桥梁。“比如维吾尔族的舞蹈热情欢快,孩子们在学习舞蹈的同时,知道了新疆盛产葡萄;又如通过学跳傣族舞,孩子们明白了孔雀是这个民族吉祥的象征。”

  现在,佩兰舞蹈艺术中心已在菲律宾政府注册,得到当地主流社会的认可,每年至少公开演出近20场。这次听说“四海同春”艺术团来到马尼拉,何佩兰专门预订了100多张票,带着学生前去观看。“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将这些在海外排练的中国民族舞,也带回中国去表演。”何佩兰说,这是她最大的心愿。

  合奏大鼓敲出隆隆友谊声

  向故乡亲人展示中华文化在异乡土壤结出的累累硕果,这是许多海外华侨华人不谋而合的心声。不久之前,马来西亚的“华四代”李政威如愿以偿。

  24面印有中国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小鼓,簇拥着一面竖立的大鼓,33名肤色各异的少年挥动鼓槌,用力击打,鼓声隆隆,振聋发聩。在“四海同春”艺术团吉隆坡站的演出开场,由当地华星艺术团表演的《二十四节令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个节目结合了书法、二十四节气和广东狮鼓等中华传统文化,由两位马来西亚华人前辈在30年前创作。”身为马来西亚大众鼓艺学院创办人,李政威学鼓20年,是舞台上这群少年的老师。

  “如今在海外,中华文化不只影响着我们华人后代,也深入到友族当中。他们学习书法、打鼓、舞狮、武术等中华文化,对此很有兴趣。”李政威告诉笔者,这次参与表演的少年就来自华裔、马来裔、印度裔等族裔,都是马来西亚当地华文学校的学生。

  “对于我读华校,我爸妈是第一个支持的。”少年鼓手沙文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告诉笔者,虽然他的父母不会中文,但很早就把他送入当地华文学校。也正是在华校,他第一次接触到鼓,并由此爱上了铿锵有力的中国鼓声,一学就是9年。“通过打鼓,我学会了团队合作,也知道了这是中华文化当中很重要的内容。”

  在李政威看来,中华文化在各族裔民众中“走红”,与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质密不可分。在传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华侨华人不仅注重保存精髓,更注重取长补短,与其他各族裔文化交流融合。

  在海外学习并传播中华文化多年,李政威亲眼见证了中华文化在异国土壤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的蜕变。“如今,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已达到很高水平,世界各国民众都想了解中国,现在正是中华文化走向海外的最好时机。”和千千万万华侨华人一样,李政威对此充满信心。

  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25日 07 版)
(责编:冯人綦、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