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会聚津门联通海陆 中国世界融合发展

徐海娜
2018年01月26日15:06 |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小字号

《当代世界》总第434期刊文《会聚津门联通海陆 中国世界融合发展》,文章从“一带一路”国际港口城市研讨会入手,指出港口城市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系的重要门户,是推动陆海联通、发展联动、文明融合的重要枢纽。“一带一路”建设作为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必将成为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全文如下:

寒冬中的天津蒸腾着欢迎远方来宾的热情。12月6—8日,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与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承办的“一带一路”国际港口城市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来自34个国家的政要、港口城市负责人、企业家、智库学者等共120多位外方代表参加会议。嘉宾们在热烈的气氛中围绕“联通陆海·融合发展”的主题展开研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中联部部长宋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联部副部长郭业洲主持开幕式。

两千年岁月如歌,中国的先人们穿越黄沙碧海,打通连接亚欧非大陆的古丝绸之路,不同文明、宗教和种族之间求同存异,书写了彼此互相尊重、相互包容的千古佳话。新世纪中国再谱新丝路的壮丽篇章,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共同繁荣发展,解决世界问题提供方案。

李鸿忠在致辞中指出,此次研讨会是落实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沿线国家港口城市合作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建设作为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必将成为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建设为天津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天津将抓住机遇,深度融入这一重大世纪工程。

宋涛在致辞中表示,中共十九大将“一带一路”倡议写入党章,进一步宣示了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诚意和决心。落实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也是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港口城市间加强合作,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会议设置了以“‘一带一路’与开放型世界经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港口城市合作”为题的两场“智库+”对话活动,以“‘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主题的一次全体会议,并围绕“加强政策沟通,推动发展战略对接”“加强经贸合作,推动陆海联动发展”“加强人文交流,推动陆海文明融合”等议题举办了三个分论坛。

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

不久前中共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国要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中国与世界共同繁荣发展提出的中国倡议。十九大报告五次提及“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宣示了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诚意和决心。这一诚意和决心,源自于中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历史自觉,体现出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责任担当,展示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情怀。对此,嘉宾们反响热烈。

法国前总理、国际马可·波罗协会主席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强调,十九大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继续发展,这是中国迈出的新步伐。他认为,今天的中国有三个主要的宝贵资产:第一是中国梦带来中国民族的自豪感,第二是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中国的团结。第三是中国的现代化提高了人民的福祉,并且创造了可持续的经济。十九大制定出一个长期发展的路线图,同时提出经济转型,并且更多参与国际治理,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完全一致。在全球化面临挑战、美国孤立保守、英国脱欧、欧洲陷入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的壮志对于世界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坦桑尼亚前总理米曾戈·平达表示,中国是非洲大陆最真实、最值得依赖的朋友。祝贺中共十九大胜利闭幕及其勾画的美好发展蓝图,在十九大精神的主导下,中国致力于继续坚持共同发展的理念。中国和非洲拥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互相尊敬、互相信任,非洲和中国有良好的传统友谊,非洲将和中国一起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海山在发言中提到,“一带一路”倡议知古鉴今、面向未来,它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洋溢着创新进取的时代精神,使中国发展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让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们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是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保加利亚“斯拉夫人”基金会主席扎哈里埃夫表示,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领导力在十九大之后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中国现在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发展力量,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国际社会能够实现这样的进步,中国在其中有非常大的贡献。

“世界需要‘一带一路’”

一、中国巨大的经济成就是其发起全球性倡议的公信力基础

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种成就不仅仅体现在GDP数字的增长,更体现在整个国家面貌的改变和脱贫减贫的成果。这些成就奠定了中国发起全球性倡议的公信力基础。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认为,当今世界缺少公信力,世界上许多行为方都缺少公信力,但“一带一路”倡议非常具有公信力,这是由于过去30多年来中国在消除贫困和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就为其集聚了强有力的公信力。他认为,中国通过一个个五年计划不断实现发展目标,未来也会朝着这样的方向继续发展。中国所处的地位有利于其改变世界、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二、“世界需要‘一带一路’”

与会各国嘉宾,不论是政治领袖、企业精英还是学术专家都达成一个共识,“一带一路”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同时带来机遇,各国强调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发出了共同的声音:世界需要“一带一路”。

中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宋东升认为“一带一路”的核心是互联互通,互联互通和“一带一路”适应世界所有国家。“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开的一服中药方。

意大利前总理马西莫·达莱马表示,“一带一路”比原来老的丝绸之路有很多优势,它不仅能够联通相关的国家,同时也推动了多边主义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也成为欧盟与中国建立更多外交关系的一个途径。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港口城市合作

一、“一带一路”建设中港口城市的特点和使命

港口城市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系的重要门户,是推动陆海联通、发展联动、文明融合的重要枢纽,是陆地空间和海洋空间的联通点,是陆地经济和海洋经济的交汇点,是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的融合点。通过港口城市的合作,可以推动陆海设施大联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跨国、跨区域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合作方向;可以推动陆海经济大联动,港口城市集中了约50%的全球财富,加强港口城市合作是推动陆海内外联动的关键举措。

马来西亚生港港务局主席江作汉介绍说,马来西亚其实是最早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建立了中马港口联盟,比如说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港口科技通过这样的机制进一步深化合作,而且马来西亚还有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多边合作覆盖技术、人力资源、贸易等各个领域。在青岛还建立了东亚海洋合作平台,促进东盟国家与中国、韩国、日本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开放的合作。海上丝绸之路带给马来西亚很多机遇,马来西亚也在港口建设中也回馈给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一些贡献。

二、如何推动相关国家港口发展战略的对接

(一)加强政策沟通,推动发展战略对接

“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沿线各国实现互利共赢的根本前提。在“一带一路”政策沟通方面,中国和沿线国家都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未来在政策沟通方面要考虑到“一带一路”主体的多元化需求,重视政策沟通内容的全局性,促进“一带一路”政策沟通参与方的广泛性,建立健全政策沟通的长效机制。

巴拿马科隆自贸区副总经理萨恩斯·姚介绍了巴拿马政府与中国的合作成果,表示因为“一带一路”建设,科隆自贸区从单纯港口建设上升为巴拿马国家层面的重要经济议题。日本海难防止协会欧洲代表长谷部正道以欧盟各国及其港口城市之间的合作为例,指出欧洲在整体上强大的实力和领导力是因为其内部不断进行沟通协商与合作的结果。尤其在欧洲如果没有德法之间的合作,无法保持欧洲的领导力。他期待中日能够像法德那样进行合作,一定会因此使亚洲作为一个整体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二)加强经贸合作、推动联动发展

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中国将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拓宽贸易领域,促进产业互补和互动,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形成多元、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实现这个体系,首先,要考虑到加强与沿线国家“一带一路”合作的对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可以将其建设规划与沿线国家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其次,面对近年不断凸显的通关、运输、物流“通而不畅”、壁垒较多等问题,需要相关国家共同解决,努力为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创造条件。第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比较滞后,陆路和海上运输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基础设施网络成为比较迫切的需求。虽然这种滞后状态目前是“一带一路”发展的瓶颈,但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和亮点。最后,发挥现代金融体系的辅助作用。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不断扩大,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势必进一步增长。中外金融机构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加强全方位金融合作大有空间。

(三)加强人文交流、推动陆海文明融合

新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注重民心相通建设,倡导文明交流互鉴。港口自古就在文明交往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加强港口城市合作,可切实发挥联通陆海、沟通内外的“文化交流功能”,共同打造港口城市“朋友圈”,推动海陆文化相融相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认为,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通”中,民心相通是巩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在民心相通方面,文化交流、教育合作是最有效的、最基础性的工程和纽带。他还介绍了北师大在建设“一带一路”教育发展共同体、国际港口城市的教育互通,建立“一带一路”研究院、“一带一路”国际港口城市的人才培养,加强教育智库的合作等方面的具体设计和规划,这些举措一定能为“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外友好国际交流中心主任柯志华认为,国家和企业之间最终合作的取得是基于对彼此国家文化及企业文化的认同,要加强人文交流。首先是个人的交流,只有在人的交流之后才有了信息流、资金流。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多元主体参与人文交流,而不仅仅是把人文交流限制在学术或政府的层面。另外需注意鼓励多元主体参与,除了政府、政党、议会、智库、协会等组织、媒体,更重要的还有企业的作用。

企业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研究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50年预计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80%,同时也会协助这个地区的30亿人口升级为中产阶级。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基础建设、贸易往来甚至人文交流都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依托。

马来西亚马华公会“一带一路”中心的秘书长梁志华表示,中心成立的目的就是帮助当地的中小企业增加对“一带一路”的了解,“我们中心成立最大的功能就是希望接地气,把‘一带一路’从一个宏观的倡议变成一个个微观的,让中小企业、民间都能感受到的合作方略”,“相信‘一带一路’本身能够协助的不只是跨国企业,同时也能够协助中小企业和青年企业家开拓新的消费市场”。

社会党国际主席、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说,在中国远洋集团的帮助下,比雷埃夫斯港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重要港口城市,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闪亮之星。2010年,吞吐量有88万标箱,到2016年,在中方的帮助下,增长到374万标箱。几年内,比雷埃夫斯港的排名从世界第93位迅速上升至38位,成为“一带一路”道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中海物流中心。他希望借比雷埃夫斯港的成功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对不同的海港城市进行再造,将其改变为推动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典范。而企业在其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宋东升表示中国企业更加重视与项目所在国家的深度合作,中国电建致力于把自身打造成一个当地的本土企业,把自己深度融合在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为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贡献。

会议获得圆满成功,成果丰硕、功效多重。会议期间成立“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国际顾问委员会。郭业洲在主持顾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表示,希望国际顾问委员会为完善“一带一路”顶层设计建言献策,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增添动力,为夯实“一带一路”合作氛围提供助力。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意大利前总理马西莫·达莱马、坦桑尼亚前总理曾戈·平达、泰国前国会主席颇钦·蓬拉军、伊朗前副总统哈桑·加福里法尔德受聘为国际顾问委员会首批成员。他们表示,愿积极发挥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的职责和作用,为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期间,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与相关国际智库签署“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合作协议,天津市与有关参会城市、天津市人民政府口岸服务办公室与国外港口管理部门、天津港集团与国外港口企业、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国外智库等共同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向前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本文转载自《当代世界》总第434期)

(责编:刘茹霞(实习生)、刘洁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