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海外铁路的中国印记

严 冰   陈 曦
2017年09月07日05:2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50年前的1967年9月5日,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政府签订协定,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项目正式启动。坦赞铁路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在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投入巨大的物力和人力,助力非洲发展。

  50年后的今天,中国铁路在海外的修筑工地呈现出一派火热场景。8月9日,中国交建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举行开工仪式;7月15日,由中企承建的印尼雅万高铁瓦利尼隧道工程,正式开工……

  这5年来,中国在轨道交通领域大放异彩。“中国制造”的列车驰骋于全世界102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6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伴随着铁路在国内的成长,中国铁路输出的不再是简单劳动力,而是技术、标准和智慧,它正在用脚步“丈量”全世界。

  祖孙三代的非洲情

  中铁二局亚吉铁路运维项目部员工周平今年54岁,祖孙三代人都投身于非洲铁路建设。

  40多年前,周平的父亲在非洲修建坦赞铁路;5年前,子承父业的周平,又在东非高原参与修建连接埃塞俄比亚与吉布提的,非洲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而在周平动员下,他的大儿子也来到这条“新时期的坦赞铁路”上操作吊车。

  “父亲认为修铁路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周平说。在父亲眼中,这是一种美好的传承。而在非洲大地上,中国铁路人的故事并不少见。在坦赞铁路建设过程中,翻译紧缺,工地沿线便出现了一种“坦赞铁路语”:中国话+当地话+比划。“领工员早上一起来,一说‘坦赞铁路语’,大家都懂,都去干活。”当时的英语翻译杜坚笑道。

  半个世纪后,随着中国不断繁荣富强,修筑铁路有了经济和技术的保障。今天,世界各地都能见到中国铁路人的身影,从马来西亚东部、南部沿海铁路,到非洲蒙内铁路,从土耳其伊安高铁,到南美两洋铁路……他们的故事和精神被不断传承,中国“火车头”畅行五大洲。

  海外华工的血泪史

  在修筑海外铁路的工地上,中国人的印记由来已久。

  “能修建万里长城的民族,当然也能修铁路。”150多年前,时任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董事克罗克这样评价中国华工。他们是最廉价的劳力,用简单的工具,打隧道、驾桥梁、运沙石,建成了一条条影响人类历史的铁路。

  在美国,被称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轨道下,埋藏着中国华工的无数血泪,这里最艰难的路段多是由中国工人修建。内华达山地势险峻,天气恶劣,是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一道难关。1970年,人们从当地沙漠中挖出的华工尸骨多达2000磅!

  在加拿大,有一条全长3800公里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这条铁路曾是全加拿大唯一的长途客运工具,为加拿大西部地区发展做出贡献。1880年至1885年,有1.7万多名华工参与了这条铁路的修筑,短短5年间,就有4000多人失去了生命。

  在一洋之隔的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自莫斯科到海参崴,横贯俄罗斯东西。据1900年统计,共有17万华工参加建设了这条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铁路。

  百年后的今天,中国铁路已经与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合作,技术装备输出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输出劳力和血汗,到“走出去”成为“座上宾”;从“难以望其项背”,到“追赶者”,能够“望其项背”,再到今日的“领跑者”,中国铁路终于“挺直了腰杆”!

  从输出“劳力”到输出“标准”

  9月3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厦门举行。中国和巴西同为两大金砖国家,二者交流备受瞩目。据悉,中国和巴西将在9年内建成一条全长5000公里的铁路。通车后,货物载重量将达到2300万吨,大大降低当地货物运输成本。近年来,具备技术、资金、成本优势的中国铁路,成为各国竞相争取的“宠儿”。铁路人凭着不懈努力,完成了从输出“劳力”到输出“标准”的飞跃。

  从9月21日起,“复兴号”列车将在京沪高铁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中国中车执行董事孙永才表示,“复兴号”的研制创建了中国标准的技术体系,构造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供应链体系。在“复兴号”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就占了84%。

  “凝聚了百年期望,我们领跑着全世界的目光。”徐州市民张景良、王守胜创作的歌曲《中国速度》,道出了人们对中国铁路领跑世界的自豪之情。中国铁路承载着百年来国人的期望,成为了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

(责编:王吉全、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