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通讯:经济寒冬中的俄罗斯高校科研

栾海
2016年12月28日14:21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原标题:通讯:经济寒冬中的俄罗斯高校科研

  新华社莫斯科12月28日电 通讯:经济寒冬中的俄罗斯高校科研

  新华社记者 栾海

  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一所俄罗斯普通高校的科研会关注哪些课题?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参观了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邂逅”了中微子观测及智能轮椅研发等项目。

  据俄科学院提供的数据,受俄经济形势和外部安全形势影响,2016年俄民用科技研发领域获得的俄联邦预算为3063亿卢布(1卢布约合0.1元人民币),比2015年减少了13.8%。尽管如此,在此次参观中,记者从专家学者那里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坚持、创新和对国际合作的期待,或许在他们看来当下的困难就如同冬日的严寒一样终会成为过往。

  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的前身是莫斯科弹药机械研究所,成立于1942年。走进该学院的独栋核物理实验室,约400平方米的实验室有一半被各式圆柱形储液储气罐、冷却塔、监测仪表和记录数据的电脑所占据。

  实验室副主任亚历山大·博洛兹登尼亚介绍说,这间实验室是2011年在俄教育部大力资助下建立的,主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实践、掌握操作核物理设备的基本技能。此外,实验室还承担中微子探测研究任务。

  中微子与宇宙发展和“暗物质”的存在有直接关系,有可能成为人类打开未知物理之门的钥匙。

  “目前我们采用‘二相型氙’技术来检测中微子,即探测装置的下部储有低温液氙,其上部注入氙气。当中微子与液氙的原子核发生碰撞后,后者会通过电离释放出电子,这些电子在电场作用下会向氙气的位置漂移,进而冲进氙气并产生较强的发光信号。研究者便根据这种发光信号记录中微子的信息,”博洛兹登尼亚介绍说。

  他说,该实验室还正尝试用“相干散射”效应检测能量水平较低的中微子。这有助于更敏锐地发现中微子的身影,并据此更准确评估反应堆中核裂变活跃区域的状态。

  “目前这所实验室正计划在俄西北部的加里宁核电站测试这套检测法,即使最终该方法被证实不理想,研究记录也可丰富我们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认知,”他说。

  博洛兹登尼亚介绍,2015年5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泰罗·瓦尔约兰塔访问实验室时对中微子“相干散射”检测法给予高度评价。此外,该实验室正与中国上海的一所高校合作探测暗物质粒子。

  在告别了中微子后,记者来到了隶属于信息安全系的机器人技术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叶夫根尼·切平介绍说,近两年来,他和学生在开发“安乐椅”项目,潜在用户是有重度残疾的患者。

  他说,如何使轮椅尽可能多地适用于各种残疾人是“安乐椅”项目的研发课题。目前研究者共筛选了3种操控方式——脑电波、手势和语音,并将相应的操控装置安装到了一副轮椅上,可以实现进退、左右转、快速慢速、制动等操控。

  以脑电波和手势控制为例,脑电波操控模式适用于手脚无法运动、丧失清晰说话功能但思考能力尚好的残疾者。患者通过头部佩戴的芯片可对脑电波信号进行处理,得出“注意力集中度”指标并传输到控制轮椅的应用程序上,进而生成操控指令。

  对于有一个手掌或一根手指可以略微活动的患者,则可运用手势操控模式。在轮椅一侧安装一个手势识别屏幕,与其连通的识别程序可辨认出预先存入数据库的多种手势图像,也可通过“学习”理解个别患者特有的手势含义。

  切平说,目前实验室已制成支持3种操控模式的轮椅,并准备提供给一些康复医院试用,还与中国、日本的数家医疗设备企业探讨了这一项目的商业开发前景。

  从现场演示看,这种新研发的轮椅可流畅切换控制模式,并在进退转弯时准确躲避两侧的墙壁和围观记者及摄影器材。

  熟悉俄高校科研工作的今日俄罗斯通讯社记者沙布尼娜说,目前俄政府部门在积极资助该高校完善新建的实验室,吸引上世纪90年代出国的科研人员回国,领导实验室工作。此外,俄一些私营企业也对这所高校的应用研究实验室很感兴趣,投资支持研发有生产价值的实用技术,但俄官方对该校的投资总体多于私人资本。

(责编:燕勐、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