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秉持合作精神   打造利益共同体

“金砖”,继续做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者(权威论坛)

2016年10月14日05:0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2016年4月14日,新开发银行特别理事会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新华社发

  2015年7月21日,新开发银行开业仪式在上海举行。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中)与上海市市长杨雄(右)、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卡马特共同启动新开发银行。
  资料图片

  位于上海浦东的新开发银行办公楼。
  资料图片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将于10月15日至16日在印度果阿举行。10年来,金砖国家已发展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沈逸(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加亚·乔西(南非人文科学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贾延·托马斯(印度理工学院经济学副教授)

  布鲁诺·孔蒂(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

  格奥尔基·托洛拉亚(俄罗斯金砖国家研究国家委员会执行主席)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架构

  沈逸:习近平主席今年9月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时就加强金砖合作提出的四点建议涵盖了经济增长、国际秩序、国际安全、可持续发展四个领域,这四个领域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挑战的关键所在。这意味着金砖合作已经超越了初始设置的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积极参与推进全球治理创新,真正变成全球治理变革中的一股“清流”。

  金砖合作的核心任务是代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提出代表多数国家真实需求的有效主张。做大、做实、做强金砖,就是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金砖国家自身的经历和发展特点,决定了金砖国家最能理解和体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加亚·乔西:金砖国家正在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架构,形成一个坚实稳固的合作团队,这是巨大的进步。新开发银行是第一次由新兴市场国家自主成立并主导的国际多边开发银行,宗旨是为金砖国家、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动员资源。这些投资将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创造条件。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在成员国面临国际收支压力时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为发展中国家搭建金融防火墙,有助于稳定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让增长更“保险”。两者将使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格局中扮演新的角色,降低我们对现有多边金融组织的依赖。人民币已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将给当前国际贸易体系带来重大影响。

  希望在印度果阿峰会上,金砖国家能延续今年9月达成的共识,并将共识变成现实,让合作更加深入。

  贾延·托马斯:金砖国家间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但推动成员国之间的务实合作需要找到合适的平台与途径。新开发银行是很好的范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增进成员国间联系的纽带也需要加强。目前,新开发银行运转高效,首批贷款项目已于4月15日公布,主要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无论从审批的时效还是用途来看,新开发银行的运转都实现了预期目标。新开发银行有一个项目库,其中,各国申报的不同项目都会经历专门的审批流程,比如,印度除了在可再生能源建设方面有资金需求,在农业灌溉、农村扶贫、污染治理等多个领域都希望得到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

  如何创新性地展开金砖国家间的务实合作,应该成为果阿峰会的议题之一。创新已经成为金砖国家经济发展的共识,这其中包含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等多层含义。比如,印度经济界正探讨在金砖成员国之间建立某种经贸仲裁机构,争取在金砖国家体系内解决成员国之间的一些摩擦、纠纷。

  布鲁诺·孔蒂:果阿峰会应该就以下话题展开讨论:第一,如何降低国际市场对美元的依赖度;第二,如何使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和新开发银行不仅仅支持金砖国家,也对世界其它欠发达国家有所帮助。

  格奥尔基·托洛拉亚:新开发银行将支持俄罗斯水力发电领域的创始公司、南非绿色能源行业和“莫斯科—喀山”高速铁路等项目。新开发银行不但具有商业意义,还为政策协调创造了新的空间。和过去相比,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问题上能更好地相互支持,人文社会领域的合作进展也远远快于其他领域。金砖国家代表着不同文明,不同文明间相互靠拢,意义非常重大。

  找到促进彼此合作发展的契合点

  沈逸:近年来,金砖国家发展经历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诸如“金砖早已褪色”的议论从未停歇。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从整体上看,是全球经济体系面临困境的表现。对金砖“成色”的质疑,是一种建立在政治和战略需求上的舆论博弈,其目的是通过对金砖的质疑和否定,夸大西方实现经济复苏的程度,试图建立起人们对欧美传统发达国家发展模式与增长动力的信任。

  加亚·乔西:每个金砖国家都面临着自身发展的难题和挑战。金砖国家合作能否成功,取决于这几个国家能否像一个团队、一个整体那样去回应全球性挑战,加强在全球问题上的协调。例如,打破贸易保护主义的沟壑,维护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谈判中的利益等。

  格奥尔基·托洛拉亚:金砖国家不是军事政治联盟,也不是一体化区域经济组织,反而包含了不同的社会经济模式和不同的历史文化。这种完全平等的合作模式本身是一种创新,逐渐完善是其必然的过程。

  当然,不同成员国之间可能存在立场分歧。比如,经济危机一直在一些国家持续,这限制了金砖组织的内部合作,也影响到了政治立场的协调,金砖框架内的互动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外部世界对金砖作用的认可,也使一些势力对新兴经济体的相互靠拢有所忌惮,它们通过一些手段来阻挠金砖国家相互走近。因此,金砖国家需要进一步巩固自身,积极参与IMF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为改变世界格局作出更多贡献,同时,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与西方寻找更多的共同语言。

  贾延·托马斯:对金砖国家“成色”的担忧是多余的。中国和印度目前都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引擎,俄罗斯、巴西和南非也是其所在各大洲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力量,金砖国家本身不缺少发展的动力,今后需要找到促进彼此合作发展的契合点。

  例如,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印之间互补性最强的领域,印度需要大量基建投资,拥有大批的待建项目,中国在资金和技术上都有很大优势,两国在基建领域的合作潜能还远未释放。这与印度的开放力度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尚不到位有关,也与中国多数“出海”企业缺乏面对市场竞争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关。因此,金砖国家之间应该展开更多层面、类型、体系的交流与合作,力争从一些操作性强、见效快、非敏感的共识性项目入手,以合作发展的手段来抵消成员国因不同地域、种族、语言和历史产生的隔阂。

  布鲁诺·孔蒂:金砖国家若想真正被国际上接受和认可,发挥更大影响力,必须努力使其工作具有更大普遍性,使其存在能惠及更多国家。金砖国家之间的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及资源禀赋等存在较大差异,在许多领域存在很大互补性,加强生产的合作互补可以促进金砖国家的共同发展。

  参与国际治理优势得天独厚

  布鲁诺·孔蒂:金砖国家人口众多、经济体量巨大,在其各自所属地区拥有巨大影响力。它的潜力在于,金砖国家可能改变以美国和欧洲为主导的国际秩序。改变当然不容易,需要经过不断的国际对话,倾听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同声音,并力争达成有效的共识。

  贾延·托马斯:在参与国际治理方面,金砖国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成员国来自不同大洲,有相当的代表性,尤其是在促进南南合作以及加强南北对话方面,理应起到关键作用。金砖国家在国际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将自身建立得更完善,以同一种声音发声,共同面对问题,凸显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独特意义。

  加亚·乔西:金砖国家应当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利,让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参与到国际治理中。金砖国家可以共同开发利用煤的新技术,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领域加强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

  沈逸: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也面临着挑战。内部挑战是,金砖国家能否真正形成稳固的战略共识,避免短视的战略投机思维干扰其长期决策。外部挑战在于,能否在全球治理的不同领域找准切入点,并真正形成有效的战略协调和共识基础上的共同行动。具体建议包括:

  第一,强化国际协调,形成明确的金砖声音和金砖方案。网络空间可以作为一个突破点,金砖国家可以通过联合协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包括全球海底主干光缆在内的关键基础设施,推动能够真正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互联互通。

  第二,强化人员交流和互荐,确保金砖国家成员能在国际组织中占据核心岗位,提出更鲜明的金砖主张。

  第三,构建更多能体现金砖国家主场外交优势的平台。在能源、粮食、气候变化、海洋、外空、网络等功能性领域,配合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形成以侧边会、长期工作组、高级咨询委员会等形式为代表的主场外交平台系列。

  格奥尔基·托洛拉亚:金砖集合了未能进入七国集团的重要经济体,能够让二十国集团(G20)及其他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更为有效地运转。金砖国家就是全球经济转型、增长中心从西方转移到亚太等新兴市场趋势的产物。金砖应当成为俄罗斯的战略优先选择。 

  (本报记者暨佩娟、李志伟、曲颂、邹松、侯露露采访整理)

  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14日 23 版)
(责编:崔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