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稳步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2016年07月06日04:3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仲夏时节,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中东欧、中亚,话友情,聚共识,促团结,谋合作,一系列成果引人注目。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无疑是中国与塞尔维亚、波兰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的关系,均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依托传统友好,加强战略合作,中国在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的道路上再添新成就,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再展新篇章。

  正在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

  在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此次出访,中国与3个国家的关系均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又是沉甸甸的收获。

  中国与不同国家和诸多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覆盖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从2014年底的72对伙伴关系,到今年4月的80多对,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朋友和好伙伴越来越多。倡导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中国正在走出一条对外交往新路。

  乌兹别克斯坦高等教育部下属现当代史研究中心主任萨比罗夫对本报记者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期间,将中国与三国的关系均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证明中国与各国的互信正在不断提高。中国在对外交往中注重平等,不干涉别国内政并坚持互利合作,创造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发展路径。

  在周边,以亲诚惠容外交理念为指导,与东盟巩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与中亚各国全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斯里兰卡、韩国等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在非洲,提出真实亲诚方针,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欧洲,中欧关系互利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共同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在拉美,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在中东,启动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在大洋洲和南太平洋,同澳大利亚、新西兰关系升格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南太平洋岛国建立了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的初步建立,标志中国外交更具全球视野,更注重立体布局。

  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士彼得罗夫斯基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构建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不仅覆盖范围广,而且有深度。近几年,中国提升了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伙伴关系,努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其他国家做出了榜样。

  具有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三大特征

  “友也者,友其德也。”习近平主席在塞尔维亚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时引用的这句话,或许可以成为中国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的注解。朋友没有尊卑贵贱之分,伙伴亦是如此。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这是中国构建的伙伴关系的三大鲜明特征。

  平等性,就是没有主从之分,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均要相互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和价值观念。和平性,就是不设敌我之别,不追求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用互利共赢取代零和博弈。包容性,就是超越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最大限度追求共同利益。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

  回顾习近平主席最近一次出访,人们的耳际不时回响这样的话语:“互尊互信、相互支持、合作共赢是中塞关系的真实写照”“(中波)双方愿尊重对方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并进一步深化政治互信”“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乌关系,把打造平等互利、安危与共、合作共赢的中乌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作为外交优先方向之一”……从中国与塞尔维亚、波兰和乌兹别克斯坦发展伙伴关系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可以窥见中国在全球构建伙伴关系网络的基本特征。

  波兰科学院政治事务研究所亚太中心主任瓦尔德玛尔·加克对本报记者表示,这种兼具和平与包容的伙伴关系,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将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

  俄罗斯独联体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叶夫谢耶夫告诉本报记者,中国的结伴政策具有合理性与创新性,中国走出的新型国与国交往之路令人欣喜,堪称典范。

  务实倡议和行动充实伙伴关系内涵

  “人不要总看做过什么,而应关注还有什么要做。”习近平主席访问塞尔维亚、波兰和乌兹别克斯坦,同三国签署数十项合作协议,涉及互联互通、贸易、产能、能源、金融、科技、文化、旅游等各领域,对共建“一带一路”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牵引和示范效应,赢得了三国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塞尔维亚,开创了塞中两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塞尔维亚约翰·奈斯比特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卡特莉娜·扎基奇表示。波兰—中国商会主席雅采克·博切克说,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波兰与中国在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机遇将前所未有。

  伙伴关系之要义,在于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不仅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而且已经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中国务实倡议和行动,丰富了伙伴关系的内涵。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致力于增加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声音;中国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57个国家成为创始成员国,目前仍有不少国家积极申请加入;中国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与20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以本国优势产能带动他国工业化进程。

  “中国倡议正在改变世界。”塞内加尔中国问题专家阿达玛·盖伊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与各国建立形式多样的伙伴关系,让各方都可以从这一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中获得更多好处,这是建立在双赢、多赢基础上的新型国际关系。

  柬埔寨战略研究所主席潘坤对本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倡议,符合地区国家发展需要,具有高度前瞻性,为地区各国描绘了美好蓝图。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具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正以实际行动为地区发展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裴广江、黄发红、谢亚宏、陈效卫、林雪丹、李增伟、李志伟、吴刚、张志文)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06日 21 版)

(责编: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