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恐袭主犯告赢政府
--主犯认为遭“非人道对待”,政府被判付款33万

人民网奥斯陆4月21电(实习记者 汤淇艳 刘歌)20日,挪威奥斯陆地方法院支持了一部分布雷维克提出的受到监狱方面“非人道对待”的指控,从而使这位在四年前剥夺了近百条人命的恐怖袭击案主犯,在与挪威政府对簿公堂后部分胜诉。挪威政府获判需向布雷维克赔偿33万挪威克朗(约26万人民币)。
在距离奥斯陆西南130公里泰勒马克郡的希恩监狱,布雷维克提交了他的诉讼。他认为监狱方面对他的监控过于严密,他遭到了频繁的裸身搜查,以及在转换监狱时他常常需要戴着手铐,他的被探视和信件自由也受到影响,布雷维克的辩护律师司徒维克曾表示“在布雷维克被关押的前两年,探视他的非狱方人员仅有其母亲,且那次见面也只5分钟……长期的隔离关押对布雷维克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都严重地侵犯了他的人权,且监狱剥夺了他的“家庭权利”,违反了《欧洲人权公约》。此外,其律师还认为其不能被单独关押,因为他“需要社交”。
自2012年8月,布雷维克被奥斯陆地方法院判处挪威司法最重的21年刑期并同时入狱。被隔离安排在一个10平米3人间套房,房中包括起居室,书房,运动器械,电视,不联网的电脑以及游戏机的布雷维克就时常提出对监狱的不满。当年11月,入狱不满三个月,他就控诉挪威监狱的手铐不舒服,咖啡不热,房间装潢差等。他声称监狱方面阻止他和别的囚犯接触,甚至因为不满监狱方面提供的游戏机里的游戏种类而绝食抗议。2014年2月,布雷维克致信法新社,以绝食要求监狱将其游戏机从PS2升级到PS3。2015年8月,奥斯陆大学开始向起进行远程授课,布雷维克正式成为奥斯陆大学政治学学生。他的行为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有人表示同情,也有挪威人对此略感疲倦,认为其三番五次地提出不满和指控,是在无尽地消耗公共资源。
今年3月,法庭对布雷维克的指控进行了为期4天的庭审。庭审第一天,布雷维克就在法庭上行了纳粹礼,引起舆论哗然。但随后他又宣称自己拒绝暴力,并把自己比喻成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他在法庭上陈辞控诉对于监狱方面的种种不满,认为遭受到了“非人道的待遇”。4月15至18日,该案在希恩监狱进行终审,虽然法院承认,让布雷维克与其他犯人接触可能存在其传播极端思想的风险,但法院还是认为其可以与其他犯人交谈相处。最终奥斯陆地方法院判定,挪威监狱对布雷维克5年的隔离关押违反了《欧洲人权公约》第三条——“禁止不人道或侮辱的待遇”。不过法院驳回了布雷维尔对监狱违反《欧洲人权公约》第八条的指控,即法院认为布雷维克的通信自由、“私人和家庭生活权利”没有被侵犯,因为布雷维克在狱中是可以被探视的,只是自其母亲2013年因癌症去世之后,便再也没有人来探望过他。
上个月的庭审结束后,有媒体认为布雷维克胜诉希望不大。判决一出,挪威国家电视台和几家主要报纸都对此事件进行密切地跟踪报道,并分析了判决的执行和事件可能的发展走向。布雷维克的律师已经表示其不会再就此案进行上诉。奥斯陆大学教授斯瓦拉·布兰德霍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如果布雷维克的精神和身体状况恶化,或者监狱方面的管控更加严格,根据挪威法律,是可以再次提出新的诉讼。
挪威法律界和民众对此事的态度十分复杂。一方面,崇尚自由的他们主张每一个人应该被平等地对待。奥斯陆大学教授马德斯·安登纳斯接受挪威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判决是绝对公正且正确的,他相信即便是欧洲人权法院,也会给出相同的判决。 但是,他表示还是无法接受布雷维克犯下的罪行。
而另外一种声音则认为这样一个毫无人性的杀人恶魔残酷地剥夺了众多无辜者的生存权,却要求社会维护他的人权,十分可笑。挪威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高德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那些在于特岛枪击案中受害的青少年家属们更是纷纷表示愤慨,指责布雷维克屡屡利用挪威司法体系漏洞,无耻得增加自己曝光度。2012年夏天的这场恐怖袭击,成为这个北欧小国许多人心头的无法抹去的伤疤。一位在枪击案中失去挚友的挪威女孩义愤填膺:“挪威是这么小的一个国家,几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和这个事情多多少少有些关联。如果他被放出来,也一定会有人在街头想办法弄死他。”
不过大部分媒体认为,布雷维克是一个独特的个案,此次判决不会影响到其他案件。但由于挪威政府遭受过关于过度囚禁问题的批评,该判决可能会影响挪威监狱管理部门的决策,使其在犯人的管理方面更加审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