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有待崛起”
|
2009年07月09日08:13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专访“全球智库影响力研究”项目负责人詹姆斯·麦根
“如果中国想在15到20年处于世界上的领先地位,那么中国智库必须在这一进程中有所作为”
国际先驱导报见习记者陈璟贝发自北京 在2009年初由美国学者发布的“全球智库影响力研究”报告中,虽然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8家中国研究机构入选“亚洲25强”,但按照项目研究者制定的标准,符合条件的中国智库只有74家,而美国拥有智库1777家。那么,在美国学者眼中,又是如何比较中美两国智库呢?为此,本报专访了“全球智库影响力研究”项目的负责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詹姆斯·麦根。
《国际先驱导报》:与中国智库相比,美国智库的独特性体现在何处?
麦根:美国智库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庞大的数量:现在美国共有1777家智库;其次在于它的规模:美国智库有强大的员工队伍,并有大量预算;另外,美国智库对决策的影响也很大:他们透明,对国内外政策的制定起着直接、连续的影响作用。
美国智库一个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们独立于政府、政党派别。美国智库似乎也强调透明公开他们的工作、项目的各方面、以及和其他国家相关的研究。例如,在美国,你可以轻易地获知所有不盈利的公司的纳税记录,而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这都是不可能的。美国智库对整个政策的制定过程影响很大,说客、专家和政策制定者交往密切,而在中国,情况并非如此。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媒体报道的中国智库数量超过2000家,而在您的报告中,只有74家,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差距?
麦根:我听说过中国智库数量庞大,但是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份正式的中国智库名单列表。要在中国获得详细的资料确认中国智库的地位并非易事。
《国际先驱导报》:与美国相比,中国智库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麦根:中国正在世界崛起,但中国智库在组织、财政和法律的独立上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些问题制约着中国智库的发展。如果中国想在15到20年处于世界上的领先地位,那么它需要有策略、主动地思考它的未来发展方向,而中国智库在这一进程中可以有所作为。
《国际先驱导报》:美国智库如何保持创造力?
麦根:美国智库庞大的数量保证了美国能够进行多项大量有价值的研究。美国智库可以自由地挑选他们要研究的课题,而不为政府所管制。我认为,2002年布什政府之所以发动伊拉克战争,就是因为美国在制定政策时,没有考虑那些独立于政府的智库的意见。公开、民主的过程就是不断改进的过程,这得益于智库所提供的批评与其它可替代的决策。
《国际先驱导报》:美国智库的意见如何得到政府采纳?
麦根:美国智库的研究报告,不但是给美国政府看,他们还试图影响普通民众、媒体和重要的学者。美国智库只是拿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政府进行交流,它们并不需要保证这些意见能被采纳。美国决策者交际广阔,因此智库里的专家也可以通过和他们的交往影响决策者的想法。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至010—63073377或发邮件至ihl-market@vip.sina.com)
“如果中国想在15到20年处于世界上的领先地位,那么中国智库必须在这一进程中有所作为”
国际先驱导报见习记者陈璟贝发自北京 在2009年初由美国学者发布的“全球智库影响力研究”报告中,虽然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8家中国研究机构入选“亚洲25强”,但按照项目研究者制定的标准,符合条件的中国智库只有74家,而美国拥有智库1777家。那么,在美国学者眼中,又是如何比较中美两国智库呢?为此,本报专访了“全球智库影响力研究”项目的负责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詹姆斯·麦根。
《国际先驱导报》:与中国智库相比,美国智库的独特性体现在何处?
麦根:美国智库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庞大的数量:现在美国共有1777家智库;其次在于它的规模:美国智库有强大的员工队伍,并有大量预算;另外,美国智库对决策的影响也很大:他们透明,对国内外政策的制定起着直接、连续的影响作用。
美国智库一个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们独立于政府、政党派别。美国智库似乎也强调透明公开他们的工作、项目的各方面、以及和其他国家相关的研究。例如,在美国,你可以轻易地获知所有不盈利的公司的纳税记录,而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这都是不可能的。美国智库对整个政策的制定过程影响很大,说客、专家和政策制定者交往密切,而在中国,情况并非如此。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媒体报道的中国智库数量超过2000家,而在您的报告中,只有74家,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差距?
麦根:我听说过中国智库数量庞大,但是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份正式的中国智库名单列表。要在中国获得详细的资料确认中国智库的地位并非易事。
《国际先驱导报》:与美国相比,中国智库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麦根:中国正在世界崛起,但中国智库在组织、财政和法律的独立上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些问题制约着中国智库的发展。如果中国想在15到20年处于世界上的领先地位,那么它需要有策略、主动地思考它的未来发展方向,而中国智库在这一进程中可以有所作为。
《国际先驱导报》:美国智库如何保持创造力?
麦根:美国智库庞大的数量保证了美国能够进行多项大量有价值的研究。美国智库可以自由地挑选他们要研究的课题,而不为政府所管制。我认为,2002年布什政府之所以发动伊拉克战争,就是因为美国在制定政策时,没有考虑那些独立于政府的智库的意见。公开、民主的过程就是不断改进的过程,这得益于智库所提供的批评与其它可替代的决策。
《国际先驱导报》:美国智库的意见如何得到政府采纳?
麦根:美国智库的研究报告,不但是给美国政府看,他们还试图影响普通民众、媒体和重要的学者。美国智库只是拿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政府进行交流,它们并不需要保证这些意见能被采纳。美国决策者交际广阔,因此智库里的专家也可以通过和他们的交往影响决策者的想法。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至010—63073377或发邮件至ihl-market@vip.sina.com)
(责编:王欲然) |
|
|
小编推荐 |
·低碳转型是我国保障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必需 ·应对气候变化与抗击饥饿应齐头并进 ·中非论坛峰会在即 中企回馈非洲获赞 ·英国《金融时报》:多家国际环境机构称中国空气质量正在改善 ·推动中非关系实现新的跨越 |
深度报道 |
|||
|
|
||
·低碳转型是我国保障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必需 ·应对气候变化与抗击饥饿应齐头并进 ·中非论坛峰会在即 中企回馈非洲获赞 ·英国《金融时报》:多家国际环境机构称中国空气质量正在改善 ·推动中非关系实现新的跨越 |
[一语惊坛]收入差距尚且"讳言",分配不公如何"开刀"? [论坛]美派三航母迎接胡总出访?·六国要联合对抗中国? [访谈]党国英谈农村城镇化·外交部李松谈伊朗问题 [辩论] 花千亿投资迪斯尼,值吗?·你认同买不如租吗? [博客]温总理:见一叶而知天下 女副市长咋被骗色骗财? [博客]毛泽东为何成中国文化符号 男人居住北京11条理由 |
无线·手机媒体 |
|||
|
|